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黨。新時代新征程上,面對“三農”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以高質量黨建點燃鄉村全面振興“紅色引擎”,建強戰斗堡壘、凝聚先鋒力量、深化鄉村治理,描繪鄉村全面振興的時代畫卷。
穩固組織體系“根基石”,筑牢基層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建立縱橫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和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組織保障。不斷完善組織體系。順應新時代新形勢,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鎮黨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實現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有形有效覆蓋,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覆蓋力、凝聚力。持續打造雁陣工程。系統實施“頭雁領飛、青雁育強、群雁興巢”工程,落實村(社區)干部專職化、專業化建設,助推年輕干部加快成長,激勵黨員干部爭做發展新質生產力“急先鋒”。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充分發揮黨內政治生活“熔爐”作用,樹立講擔當、重實績鮮明導向,推動形成干部隊伍清正、政治生態清明的發展態勢。實施發展黨員“雙提”工程,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嚴肅穩妥處置不合格黨員,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探索黨建模式“創新路”,激發振興活力。產業旺則農民富,農民富則鄉村興。要強化黨建對產業發展的把關定向作用,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創新適合本地發展實際的黨建工作模式,優化整合各類主體發展優勢,激發推動發展的紅色動能。周密部署,系統化筑堡壘。加快推進黨組織建在重點項目上、攻堅一線上,年內新建、調整黨組織12個,堅持分類實施培育典型,“一村一策”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保障18萬平方米房屋征收、2個無錫市攻堅拔點任務順利完成,為統籌土地要素使用提供組織保障。聚焦目標,協同化固聯盟。創新打造“紅動特田”等產業鏈黨建聯盟,把黨建聯盟建到“鏈”上、各類資源聚在“鏈”上,服務保障抓在“鏈”上,助推產業抱團發展、互促共贏,賦能“鏈”上發展提檔升級。深化踐行,項目化提質效。深化“書記項目”研究調度機制,推動鎮村“書記項目”高質量落地,堅持黨建引領釋放“沉睡”資源活力,激活特色要素潛力,不斷夯實發展基礎,走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
揚起為民宗旨“信念帆”,提升治理效能。鎮村是黨執政的基礎基層,也是協調利益關系和疏導社會矛盾的“茬口”。要不斷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效能。以“初心”聚“民心”。深入推進“黨建領航 奪旗爭先”行動,成立青年黨員紅色先鋒團,充分發揮黨員在重大項目、重大活動保障中的模范帶頭作用,為發展建設聚勢賦能。深入開展在職黨員“三報到三服務”活動,深入基層調研、深化學習成效、深度聯系群眾。以“品牌”提升“品質”。全面構建張渚鎮“1+18+N”黨建品牌矩陣,依托“紅耀桃溪·在羨領航”黨建品牌,打造“薪火賡續·紅映南門”“先鋒領動·桃溪爭流”等村(社區)黨建子品牌,以點帶面、連點成線,拓展養老助餐、義診服務等惠民實措,持續優化村級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功能。以“活動”增“活力”。探索“黨建+志愿服務”新模式,推進“溪引力”黨員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定期組織黨員開展志愿活動,舉辦“黨群連心聚合力·廉粽飄香話傳承”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關愛活動,持續推進“紅色車間”建設,不斷為黨員志愿服務注入新鮮活力。(作者:宜興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黨工委委員、張渚鎮黨委書記 馬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