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考核猶如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一把金鑰匙,以其獨特的魅力,解鎖高質量發展的無限潛力。它既是“測量尺”,精細科學,奠定基石;又是“指揮棒”,千變萬化,引領方向;更是“減壓閥”,精簡明確,激發活力。三者合一,共同編織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
精準考核應如工匠手中精細科學的“測量尺”,丈量高質量發展之前路。精準考核摒棄傳統考核的粗放與模糊,轉而追求精細化、科學化的考核體系,結合“定量”與“定性”,并重“共性”與“個性”,強調“考人”與“考事”,通過考核評比的公開透明及精簡易行,確保考核流程的公正規范,有章可依;通過考核內容的分層量化及具體細化,確保考核結果的實事求是,全面立體。讓考核結果“測得準”“評得實”“信得過”。所謂“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的滿意度便是對干部工作考核最大最準的一把尺子,精準考核應走向基層群眾,廣納口碑鄉言,從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的丈量干部的實踐業績。精準考核,以其嚴謹的態度和精準的測量,讓干部在激勵鞭策中砥礪前行,奠定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基石。
精準考核應似樂師手中千變萬化的“指揮棒”,奏響高質量發展之樂章。考核作為大政方針風向標,上級考什么,基層就圍著什么轉、照著什么干。制定考核標準應充分考慮地域、行業、崗位的差異性,劃定考核賽道、制定考核標準,依據“干什么”就“考什么”、“干什么”才“考什么”、“干什么”只“考什么”的原則,確保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考核就跟進到哪里。持續完善落實實績考核獎懲機制,在正向激勵和反向鞭策中發揮好考核的指揮導向作用,將考核成績壓實到干部選拔晉升、推先評優上,給績優者“嘗甜頭”,讓無為者“吃苦頭”。讓考核的“指揮棒”成為用人“指南針”,激發干部創業干事熱情與活力。精準考核,以其靈活的指揮和精準的引導,讓干部在各自領域中大放異彩,繪制高質量發展的斑斕畫卷。
精準考核應是干部心中化繁為簡的“減壓閥”,釋放高質量發展之活水。對于考核工作,應破除“繁瑣哲學”,崇尚“以簡馭繁”,實現內容少而精、流程簡而明,牽住“牛鼻子”、精準“打靶子”,達到綱舉目張、以一持萬的效果,通過明確考核標準,避免權責不清的困擾,通過簡化考核程序,減少不必要的負擔。精準考核應堅持多跑跑現場,少跑跑會議,多聽聽群眾評價,少聽聽材料匯報,多看看實際效果,少看看數字指標。杜絕“考核萬能”的工作思路和“以考代管”的路徑依賴。精準考核,以其貼心的設計與高效的運作,讓干部在實干之路上輕裝上陣,奔赴高質量發展的偉大戰場。
精準考核是撬動高質量發展的管理藝術,它以精細科學為基石,以引領方向為目的,以化繁為簡為靈魂。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深化精準考核制度改革,讓這把金鑰匙更加閃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與活力,共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寧波市鄞州區選調生 曲俊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