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安全領航 筑牢高質量發展“壓艙石”——國家能源集團2024年保障能源安全工作綜述

近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2024年,該公司生產運營關鍵指標不斷刷新紀錄,煤炭產銷量、發電量、供熱量、鐵路貨運量分別約占全國的1/6、1/8、1/8、1/9,以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彰顯“國之重器”使命擔當。

能源保供:踐行能源安全的使命擔當

2024年,國家能源集團擦亮“511+2”(煤炭月產5000萬噸、發電量月均1000億千瓦時、一體化出區調運量日均100萬噸、疆煤出區月均200萬噸)能源保供名片,有效發揮央企“三個作用”。

圖片1.png

神東煤炭大柳塔煤礦綜采五隊工作面煤機巨輪飛轉

一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堅持以煤炭煤制油氣保國家能源安全,以新一代煤電保電力系統穩定,把煤炭資源作為全球戰略性礦產資源搶抓儲備備份,推進煤炭增儲上產,拓寬疆煤出區和進口煤通道,健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安全保障機制,鞏固提升“煤電路港航、煤電油氣化、產運銷儲用”一體化體系優勢,健全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堅決當好國家能源安全“穩定器”“壓艙石”。

國家能源集團通過科學合理的生產調度和運輸組織,確保自產煤穩定供應,連續39個月保持月均5000萬噸以上高位水平,“神東、寧烏、蒙東、新疆”四個億噸級綠色礦區,猶如四座堅實的“能源堡壘”,持續為市場提供穩定的煤炭資源;建立用戶燃煤庫存監測機制,實時掌握用戶庫存情況,及時調整供應策略,確保電廠存煤量始終保持在合理水平,有效避免了因缺煤導致的電力供應中斷風險。同時,該公司積極拓展煤源渠道,2024年“疆煤出區”月均200萬噸,3年跨越式增長兩倍。立足晉陜蒙核心區,該公司依托國能“e”商平臺,打造了便捷高效的煤炭交易渠道,為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提供穩定的煤炭資源補充。

圖片2.png

滿載烏金的火車從新疆能源準東露天煤礦駛出

電力作為現代社會經濟運行的“血液”,國家能源集團始終將電力穩定供應作為保障能源安全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確保電力“大動脈”暢通無阻。為提高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該公司積極優化電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與傳統火電共生互補、協同發展,形成了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體系,提高了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在電力供應的“方陣”中增添了澎湃的綠色動能,有力提升了頂峰保供能力,迎峰度夏最高負荷達到1.82億千瓦,總發電量首次超過1.25萬億千瓦時。廣東、云南、福建等15家省公司煤電利用小時區域排名第一;湖北、四川等21家企業超額完成發電任務。同時,該公司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溫暖工程”,供熱量保持全國第一。

圖片3.png

鄂爾多斯煤直接液化項目

國家能源集團還在更多前沿領域“換道超車”。2024年11月30日,以煤基航天煤油為主動力燃料的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驗證了煤基航天煤油與我國新型泵后擺液氧煤油發動機的適配性能,為我國后續航天重大工程能源保供奠定堅實基礎。今年以來,“國能e+”生態協作平臺引領帶動作用增強,戰新產業安全支撐作用有效發揮。

科技創新:驅動能源安全的智慧引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能源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在國家能源集團保障能源安全的征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圖片4.png

“國能共享號”風漁融合創新平臺

從全球首座風漁融合浮式平臺“國能共享號”風漁融合創新平臺到三萬噸重載列車開行,從煤質快檢核心裝備和平臺成功發布到全球首批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重載鐵路貨車下線,從首臺重載鐵路氫能源調車機車到首座重載鐵路加氫站,一年來,國家能源集團錨定科技領軍企業目標,確立實施“1331”科技創新戰略,積極融入新型舉國體制,一系列重大創新項目上取得的輝煌成就,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能源安全的前行道路,極大地增強了體系應對各種挑戰的韌性。

圖片5.png

三萬噸重載試驗列車行駛在朔黃鐵路線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線性α-烯烴合成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化工科技、氫創科技等2家企業入選國資委啟航企業培育計劃,科環南京龍源與國能催化劑公司、電科院鍋檢公司、數智科技大數據公司等4家企業入選第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圖片6.png

全國首臺氫電混動無人駕駛礦卡順利通過全流程道路測試

為確保科技創新的持續活力與強大動力,國家能源集團高度重視創新體制機制的建設與完善,通過匯聚各方力量,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支持。

在人才培養方面,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構建科技人才高地。弘揚科學家精神,全面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在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研發平臺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依托重大科技工程項目培養人才,實施指揮長、技術長“雙負責人制”,完善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制度,科技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堅持按需引才,加強高端人才培養與引進,為科技創新積累人才資源。

產業升級:優化能源安全的產業格局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國家能源集團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大力推動傳統能源產業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型升級,為保障能源安全注入“新質”活力。

圖片7.png

青海瑪爾擋水電站全部機組并網發電

水電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4億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超過40%,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規定的目標。

一年來,國家能源集團積極健全完善產業創新機制,推動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和發展壯大戰新未來產業,以及國資央企“三個作用”功能使命,加快推進“兩端發力、一個重塑”,全面加強煤炭與煤電、煤電與新能源、新能源與戰新產業“三個聯營”,以多元化快速創新保可再生能源規模質量發展,加快海上風光資源獲取和規模化開發,打造大基地開發標桿。同時,該公司持續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緊盯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重點區域大保護,高標準建設國家級綠色礦山、綠色電廠、綠色鐵路、綠色港口等,全力推動“無廢集團”建設,實現全產業100%綠電消費,重塑形成“煤火風光水、化油氣氫核等能源譜系+物流貿易金融支撐+產研用融通”的綜合性現代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圖片8.png

神東煤炭哈拉溝“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示范基地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新型電力系統則是其中的關鍵載體,今年10月29日,國家能源集團正式印發了《國家能源集團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有力指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和綠色低碳轉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電力產業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煤礦綠色智能發展、煤電“三改聯動”、信息技術全面賦能,產業協同能力持續提升。在傳統產業升級的同時,國家能源集團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全釩液流電池電堆、飛輪儲能、熔鹽儲能等項目落地生根,在能源需求高峰或供應短缺時釋放電能,有效平衡能源供需,增強能源系統的穩定性和抗沖擊能力,如同能源供應網絡中的“超級電容器”,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強大的“緩沖器”和“穩定器”,為國家能源安全版圖增添了一抹抹絢麗的色彩。

圖片9.png

世界單體最大的磁懸浮飛輪在山東蓬萊公司投運

能源安全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國家能源集團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升級為支撐,以能源保供為使命,不斷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為實現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的力量。(文章來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