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組織是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策的前沿陣地,也是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固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沖刺階段,農村基層黨組織需緊密圍繞鄉村全面振興的宏偉藍圖,聚焦農業強盛、農村美麗、農民富裕的核心目標,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當好驅動農村全面發展的強勁引擎。
以強化基層組織體系為核心。要立足本地實際,全面整合各類資源,科學規劃組織架構,建立以農村黨組織為核心,區域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及專業合作社等多元主體相互融合、互動共進的組織網絡,實現縱向深入、橫向覆蓋的全面布局。通過這一體系,將農村的組織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優勢,同時,要著力加強農村帶頭人隊伍與人才梯隊建設,廣泛吸收致富能手、鄉村專家、返鄉農民工、文化精英、企業職工及新型農民等各方力量,并深化城鄉結對共建,構建功能互補、相融互動的城鄉黨建一體化新生態,促進城鄉黨建資源的雙向流動與共享。
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以產業發展為紐帶,確立農村黨組織引領、經濟實體負責、市場機制運作、創新驅動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模式,合理調配各方利益,確保協同發展。要勇于打破“小農意識”與“山寨經濟”的束縛,大力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在產業結構優化、投資環境升級等方面勇于探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產品、品牌企業與品牌區域。同時,積極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逐步構建起完善的生產、加工、銷售鏈條。并積極探索“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為農村經濟注入新活力。
以建設文明共創體系為保障。要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共創宜居環境;堅持價值導向、共筑道德高地;堅持弘揚新風、共建文明風尚,以全面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提升農民道德素質,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要動員農村各方力量,集中整治中心村區域的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問題,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努力實現鄉村生態之美、村容之美、庭院之美、鄉風之美、生活之美。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引領移風易俗,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社會風氣,堅決抵制鋪張浪費與封建迷信。同時,深入挖掘農村文化中的優秀思想、人文精神與道德規范,以此凝聚民心、教化民眾、淳化民風,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力量。(浙江省瑞安市飛云街道 陳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