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臨沂人才工作集團圍繞“抓黨建促發展,抓黨建促招商”這條主線,持續優化招商措施、拓寬招商渠道、創新招商方式、提升服務水平,確保理念融入、職責融入、路徑融入,以黨建多維度融入推動園區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
聚焦“效能黨建”,提升招商引資凝聚力
堅持抓創新、促提升、解難題,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招商引資的動能優勢、發展優勢。精準培育。堅持“以人促事、以事練人”,以黨員需求為導向,把招商引資與發揮科創園區特色優勢結合起來,明確招商方向,找準招商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圍繞形勢與趨勢、招商思路與策略等內容,開設“沉浸式”課堂,召開招商引資專題會議4次,開展招商引資培訓、研討5次,培育了一支專業、精深、時尚的項目服務團隊。項目引領。開展項目攻堅行動,圍繞園區政策、物業、服務等事項,考察市內16家科創園區,梳理園區服務清單30余項,建立“黨員+項目”工作臺賬,“每周一”調度進展、剖析不足、研究對策,形成任務分工、時限要求、項目推進、問題整改等一體推進的閉環管理模式,確保企業需求在業務一線解決,激發黨組織“聚合效應”。團隊攻堅。健全全流程招商服務體系,圍繞項目“選、接、盯、落”等關鍵環節,形成從項目對接、研判推進、簽約落地等全鏈條全周期的招商服務流程,建設“一站式”公共服務大廳,配備樓宇服務專員、人才服務專員20余名,落實全員聯系企業“四個一”溝通機制,提供招聘、科技、項目申報等35項服務,承諾“24小時內”辦結。
聚焦“雙招雙引”,打好招商引資主動戰
堅持把強黨建、聚合力、促招商貫通起來,創新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雙輪驅動”“同頻共振”,精準定位“4+X”產業體系,以市場化專業化手段探索招商引資新路子。聚力招才引智。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持續積累招商信息線索,不斷提高招引效率,優化“博士創業園”項目評審機制,孵化到期項目34個,在孵項目23個,今年新入駐項目18個;持續落實好“科創園區免費用”“人才公寓免費住”政策,收到申請材料45份,評審13個項目入駐,科技公寓、創客公寓綜合出租率100%;科學城現有從業人員2800余人,聚集各類高層次人員162名,各類科研平臺83個,其中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省級平臺24個,市級平臺57個,獲得各類知識產權2036件,其中發明專利528件。聚力招商引資。堅持書記帶頭、黨員示范、集體攻堅,通過選派人員到北京、上海、深圳、濟南四個駐外人才工作站駐點招商,緊盯重點區域主動出擊、定向發力,積極開展項目線索收集、論證分析、對接洽談、簽約落地等工作,建立“黨員+產業專班”重點項目推進機制,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難點、堵點,累計對接招引項目510個,意向入駐項目105個,簽約入駐項目45個,其中市外固定投資類項目9個,人才科創類項目25個,做好重點項目的動態跟蹤,形成大抓項目、全員招商的良好氛圍。
聚焦“深融互促”,開創招商引資新局面
堅持問題導向,抓黨建聚焦招商工作的重點、難點,切實做到以黨建帶動招商工作提質、以招商成果檢驗黨建成效,提升招商引資謀劃項目孵化率、洽談簽約成功率。做實運營模式。實行“人才飛地”模式,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項目成長鏈條,把項目孵化作為招商引資的“風向標”,目前,應用科學城累計孵化項目285個,畢業項目66個,其中,有8家在縣區建設生產基地。現有項目126個,其中院士工作站2個,高新技術企業38家,省級瞪羚企業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6家,市級以上科研平臺80個。做新招商模式。以黨建促招商方式創新,探索“資源招商+政策招商”向“資本招商+生態招商”轉變,打好以商招商、全員招商、聯合招商、鏈條招商“組合拳”,出臺園區入駐企業招引項目激勵辦法,充分調動園區內外一切積極因素,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創建“1+2+8”人才投資科創基金服務體系,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人才科創項目提供金融服務。做優服務模式。打造科學城特色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創業輔導、人才引育對接、產學研合作、項目申報、市場資源對接等個性化服務200余次;組織開展人社政策進園區、企業家沙龍、AI技能培訓等活動10余場;持續改進園區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提升人才公寓、人力資源服務大廳、共享會議室、員工餐廳、休閑娛樂等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