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文化振興既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支撐。我們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刻把握其實踐要求,夯實鄉村文化政治基礎,把握鄉村全面振興的價值方向,激活鄉村全面振興的主體力量,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激發鄉村文化創新活力,拓展鄉村文化傳播渠道,引領鄉村文化創新發展,以文化振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為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夯實鄉村文化政治基礎,以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文化建設。黨的領導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前提和方向保證,是鄉村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堅實保障。振興鄉村文化,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擔當,推進改革創新,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助力鄉村文化建設。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教育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引導農民群眾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農民。發揮黨員干部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帶領作用,采用黨員聯系戶、黨員積分制等形式,引導群眾弘揚時代新風。
把握鄉村全面振興的價值方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鄉村社會。文化影響力首先體現為價值觀念的影響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囊括了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和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品格,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將其融入農民的鄉村生活,并進一步轉化為對鄉村的情感認同。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推動鄉村移風易俗,積極引導群眾培育發展良好家風,以良好的家風樹正氣正民風、以弘揚淳樸的民風影響鄉風,實現鄉村風清氣正。
激活鄉村全面振興的主體力量,以人民立場涵養鄉風文明。鄉村文化歸根到底是農民的文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農民所思所需所盼出發,增強鄉村文化的影響力和生命力,以人民立場涵養鄉風文明。積極探索符合農民群眾實際的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讓農民群眾在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過程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培養一批熟悉和熱愛鄉村文化的鄉村文化工作者,走進鄉村,觀照農民生活,回應農民期待,以持續的文化創新不斷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以傳統文化賦能鄉村全面振興。許多鄉村地區擁有獨特的民俗文化、手工藝文化、民族傳統文化等,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可以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特色和品牌。通過對鄉村的歷史文化、民俗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調研,記錄和保存文化資源;通過舉辦文化工作坊、講座、研討會、展覽會等形式,加強文旅融合,提高鄉村居民的文化素養、創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激發和增強鄉村的文化自信和創造力,推動鄉村文旅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激發鄉村文化創新活力,以創新文化豐富鄉村生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需要創新,需要結合現代技術和市場需求進行改進和發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通過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文化創作,例如提供創作資金、設立文化創作獎項、減免稅收等,以激勵個人和團體進行文化創作;建立文化創新中心、藝術工作室、創客空間等,為文化創作者提供交流和創作的場所,促進創意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鼓勵鄉村文化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通過合作項目、藝術家交流等方式,汲取外部文化精華和好的方面,豐富本土文化的內涵;利用數字化工具和新媒體平臺,如社交媒體、在線藝術展覽、虛擬現實、網絡直播等,拓寬文化創作的表現形式和傳播渠道;開發文化產品市場,打造鄉村文化品牌,通過市場化運作,使文化創作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進一步激勵和鼓勵文化創新。
拓展鄉村文化傳播渠道,以文化傳播彰顯地方特色。筑牢鄉村文化傳播基礎,拓展鄉村文化傳播渠道,做大做強文化傳播的碼頭,讓文化價值在更廣闊的空間范圍內得到認同和傳承,為文化振興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投資建設文化場館,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中心、藝術畫廊、文化走廊等,為文化傳播提供實體平臺,并確保這些場館具有良好的可達性和用戶體驗。利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建立文化傳播的在線平臺,如官方網站、社交媒體賬號、在線直播等,使文化內容能夠迅速、廣泛地傳播到公眾面前;與其他領域如教育、旅游、商業等進行跨界合作,通過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產業、文化+合作等方式,拓寬文化傳播的途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通過品牌故事、形象標識、文化產品、營銷活動等,提升文化內容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鼓勵公眾參與文化傳播活動,通過互動展覽、體驗活動、品牌展示、文化論壇、文藝展演等,讓公眾成為文化傳播的參與者、創作者和受益者。
引領鄉村文化創新發展,以創新發展促進鄉村活力。文化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支撐,文化振興不僅可以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提升綜合素養,還可以通過文化的力量促進鄉村富裕和鄉村環境的改善。要更新文化發展的理念,從傳統的文化保護和發展轉變為創新驅動、開放包容、文旅融合和文業融合。鼓勵對文化進行創新性解讀和應用,使文化與現代生活緊密融合;建立文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文化工作者,為文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持;開發文化消費市場,通過文化產品和服務滿足公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通過品牌推廣,提升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注重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文化,同時推動文化創新,實現文化的長期發展繁榮。用近距離、可觸摸、可感受、可推廣的高質量創新文化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農民群眾生活幸福感獲得感,讓鄉村全面振興活力愈發彰顯。(作者:孫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