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地方要聞 > 正文

浙商銀行:穩中求進、以進促穩 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浙商銀行成立二十周年,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開局之年。以“一流的商業銀行”為愿景、以金融為民為展業底色、以“善本金融”為初心使命,浙商銀行2024年交出了一份總量穩、結構優的穩健成績單。

總量之穩何以見得?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浙商銀行資產總額3.2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21%;實現營收524.91億元,同比增長5.64%,增速連續三年位居股份行前列;實現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129.05億元,同比增長1.19%。

結構之優則彰顯于此:截至2024年9月末,浙商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8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41%;非利息凈收入占營收比重自2022年以來呈現提升態勢;截至2024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43%,連續下降趨勢明顯。

二十年之厚積,騏驥一躍。無論是營收增速、資產規模,還是營收結構、非息收入占比,浙商銀行近年來整體經營業績穩中有進。而立足新的一年,高質量發展步伐已然穩穩向前。

在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看來,近年來,浙商銀行努力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善本金融理論與實踐探索取得了標志性成果。立足新起點,浙商銀行將進一步根植善本金融和智慧經營理念,以數字化改革為主線,以“深耕浙江”為首要戰略,鑄造金融“五篇大文章”特色優勢,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金融服務理念躍遷 “善本金融”潤澤實體無聲

“頂著星光出海,披著夕陽回家。”對于以小海鮮捕撈為主要謀生手段的蒼南漁民來說,“靠海吃海”、漁獲滿倉是他們最樸素的期盼。

蒼南地處浙江省最南端,海域面積廣、海岸線長,漁區人口超過20萬人,是浙江省重點漁業縣、溫州市漁業第一大縣。然而,面對漁船指標逐步稀缺、造船成本高的現實,一些漁民悄悄用起了安全系數極低的“三無”(無船名號、無漁業船舶證書、無船籍港)漁船,船只越打越小、越打越簡單。

如何在不影響漁民“飯碗”的前提下,整治并規范“三無”漁船?如何響應農業農村部要求,打造“政府造船+漁民用船+企業管船”模式,讓漁民開上高標準、強保險、低負擔的“共富船”?蒼南縣海安漁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蒼南海安”)承接下了漁船管理試點改革項目,需要新增350艘小型漁船(首批100艘)。

相應地,巨大的造船資金需求隨之而來。為此,浙商銀行金融顧問團隊充分發揮融資租賃在業務模式、融資期限、還款方式等方面靈活的產品優勢,為企業量身定制了“直轉回”業務方案,為首批新建的100艘漁船提供批量融資租賃,也讓蒼南7個沿海鄉鎮漁民切實享受到了漁船改革的紅利。

“原來必須籌資50萬元才能建造一艘新船,現在每年只需支付6.5萬元的租金,就可以租用新船,這筆賬我們可早算過了,劃算!”“這些公家船安全又有保障,現在誰還開‘三無’船呀!”獲益的漁民如此評價。據了解,目前,首批100艘小型漁船均已完成租賃,全縣300位漁民開上了“公家船”。

以此為縮影,金融顧問工作正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的關鍵紐帶。據了解,作為根植于浙江民營經濟沃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的發起單位,牽頭推動浙江省首創的金融顧問制度,讓金融專業人士從機構里走出來,走進企業、走進政府、走進社會。開展6年來,金融顧問制度已有126家成員單位、4200名金融顧問、工作室近兩百家,累計為10萬余家企業落實融資超10000億元,并已復制推廣至上海、北京、廣州等16個省市。

不僅于此。這一成功實踐背后,蘊藏著浙商銀行圍繞“善本金融”的更多創新探索。在過去的2024年,作為“善本金融”理念的首倡者和踐行者,浙商銀行從五大方面進行了體系化的創新探索,并結出了豐碩成果,形成了金融顧問、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浙銀善標、善本信托等“六大支柱”體系。

堅持金融功能性首位,浙商銀行持續澎湃著“金融向善”之力,以金融“活水”無聲潤澤實體。

“作為一家深耕一線的金融機構,我們把金融的功能性放在第一性的位置去推動金融轉變,以應對金融定位變局開展了善本金融的實踐探索,以落實‘八個堅持’為根本遵循推動金融價值評價體系重塑,以堅守‘五要五不’為實踐要求推進‘正行向善’的文化養成,就是想向社會各界釋放一個信號,金融不只是向善,而是要以善為本,從善(社會價值)出發。”陸建強總結道。

業績穩中有進 書寫“深耕浙江”時代答卷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業績快報中的數字,勾畫出浙商銀行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實景圖”。

資產負債規模穩健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全行總資產3.28萬億元,近三年新增超萬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24.91億元,2022年以來累計創收已超1700億元,比前三年多增態勢明顯,全行發展邁上新臺階。

盈利能力持續改善。通過堅持智慧經營,浙商銀行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在行業營收普遍負增長的形勢下逆勢增長5.64%,增速連續三年居股份行首位。2024年前三季度,非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32.20%,同比上升4.55個百分點,營收結構持續優化。

特色優勢愈發彰顯。通過深化鏈式生態金融實踐,浙商銀行圍繞“五篇大文章”,打造出供應鏈金融、園區綜合金融、人才科創金融、善融資產池、浙商交易寶等一系列品牌。普惠“金名片”不斷擦亮,第一時間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向清單內經營主體發放貸款超380億元。金融市場業務形成業內影響力;商票貼現量躍升股份行首位,柜臺債實現省內分行全覆蓋。

點點滴滴數據,折射出浙商銀行深度服務實體經濟的鮮活實踐,亦是浙商銀行助力浙江高質量發展的一線答卷——立足浙江、服務浙商,浙商銀行從強化浙江地方債保障、做優科技金融服務、創新善本金融實踐等多方面發力,與地方經濟同頻共振,將服務的觸角延伸至浙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省屬法人銀行,服務浙江是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陸建強表示,浙商銀行全力實施“深耕浙江”首要戰略,打造了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浙銀示范。

“哪里有需要,融資就去哪里”。據了解,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項目建設需求,浙商銀行始終保持政治站位,強化金融要素保障,推出重大項目專項服務方案,配置專項經營資源,給予利率優惠,并執行差異化授信審批流程,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為支持浙石化、先導微電子、鴻禧能源、日月光能等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項目和長龍航空、蒼泰高速等一批交通強省重點領域項目提供了硬核支撐。

標志性成果接連落地生花:據統計,自2022年把“深耕浙江”確定為首要戰略以來,截至2024年12月末,浙商銀行在浙江省內融資服務總量10205億元,站穩萬億臺階;新增落地重大項目35個,累計服務82個項目,余額超100億元;作為浙江省政府債券的主承銷商,浙商銀行2024年全年承銷浙江地方債403億元,市場占比8.48%,居所有銀行首位,交出了“深耕浙江”的時代答卷……

深則葉茂,本固枝榮。浙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面打響新一輪“深耕浙江”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向下扎根、向上成長,在日復一日的深耕細作中,縱深推進大本營建設。

以“嚴”之主基調 守牢資產質量生命線

合規管理與風險防控是銀行資產質量的生命線。剛剛過去的2024年,浙商銀行深化合規經營理念,將“嚴”的主基調貫穿始終。

數據得以印證。浙商銀行不良貸款率自2022年以來連續下降,資產質量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截至2024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43%,較2023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5.33%。

回顧看,為了夯實資產質量,浙商銀行多措并舉,嚴控新增風險,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進一步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礎。堅持把黨的領導落到實處,堅定發展戰略,全方位根植“善本金融”和“智慧經營”理念,持續提升資產負債質量,加大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支持力度,優化存款結構,持續提升零售存款占比。突出嚴的基調,縱深推進“清廉浙銀”建設,全面加強員工行為規范管理,牢固樹立合規經營理念。

加快提升重點業務領域風控水平一是推進房地產業務高質量發展,實行房地產客戶名單制管理,嚴格貸前、放款、銷售資金歸集等重要環節管理,嚴防貸款資金被挪用。二是進一步優化完善授信“三查”管理機制,加強授信全流程管理,全面提升授信管理質效。三是堅持主動防控新增風險、有序化解存量風險兩手抓,強化信用風險防控化解。

深化政策前瞻引領能力,推動業務穩健發展。以產業研究院為載體,強化產業研究,完善“1+N”授信政策體系,重點圍繞新質生產力、“五篇大文章”等領域加大研究力度,不斷擴大授信專項政策覆蓋面,持續細化完善授信準入標準,積極引導全行資產結構優化。

加強系統賦能,提升智慧風控水平。持續完善數智風控系統建設,不斷提升金融科技在投貸后管理領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打通母子公司授信系統,實現客戶信息、授信審批與用信信息共享,實現集團客戶扎口管理,嚴防集中度風險。

浙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定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從嚴治行、依法合規經營,嚴格落實監管要求,持續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新的一年已經開篇,復雜多變且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賦予了銀行業新的使命與擔當——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當下,正是砥礪奮進之時:通過守正創新、久久為功,在新的市場經營環境下,浙商銀行將書寫出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華章。(任能旺)

[責任編輯: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