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具有極端重要性。回顧過去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田間地頭,看長勢、問收成、察民情。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重中之重的工作內容,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景。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科學指引“三農”工作從戰略上布局、在關鍵處落子。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經濟效益較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社會功能弱化等問題,對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提出了迫切要求。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需要在充分認識其內涵和緊迫性的基礎上,從強化科技支撐、優化農業結構等方面統籌發力。此外,要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持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筑牢糧食安全根基。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鄉村人口規模和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家庭戶規模小型化、身體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顯著提高、城市化發展速度較快且城鄉人口分布趨于合理等特點。鄉村人口收縮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也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緩解鄉村的人地矛盾,為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進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利契機。
近年來,越來越多返鄉人才參與到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衍生出一批新職業。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到2025年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將超過1500萬人。鄉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鄉村產業的提檔升級,對新職業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如無人機飛手、農產品電商達人、鄉村民宿管家、鄉村職業經理人等,極大地拓展了鄉村發展空間,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人才活水”。
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事關億萬農村老年人幸福生活,事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兜谖宕沃袊青l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基本數據公報》顯示,農村老年人在年齡結構、空巢率、健康狀況等指標上的表現均較城鎮更加嚴峻,在經濟收入水平和養老服務費用承受能力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應基于農村人口、經濟、文化、家庭、社會等方面特征,進一步增強養老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連續性,把農民有序組織起來、把城鄉資源高效統籌起來、把養老服務供需精準對接起來,不斷增強農村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到改革開放后的城鄉統籌發展,再到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起點的城鄉融合發展,我國城鄉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城鄉關系的重塑,使城市與鄉村的界限日趨模糊,生產要素在城鄉系統內加速流動。促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應加速以特色產業為支柱的就地就近城鎮化進程、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財產權益、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等,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
2025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敢于擔當的品格、一心為民的精神,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不斷開創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朝著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扎實邁進。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