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強調,要切實抓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質量完成,更好發揮在構建新型生產關系中的重要作用。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以全面深化改革,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加快促進新質生產力形成。
新質生產力需要新型生產關系,新型生產關系的確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來推動。從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局來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新型生產關系推動優質生產要素的加速匯聚,作用于新質生產力的生成和發展。而新型生產關系的調整與確立,需要改革來推動。改革不利于生產力躍遷的制度體系,破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各種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實現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的躍升是新質生產力加快生成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要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深化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三個集中”戰略,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進一步引導國有企業強化戰略支撐和創新引領作用,開展功能使命性改革和體制機制性改革。國有企業要根據形勢變化和新質生產力形成規律,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以更高站位、更強責任、更大力度把改革向縱深推進。
要堅持激發活力與嚴格監管相結合深化改革。“五個價值”從不同維度展現了對國有企業整體要求。提升“五個價值”,一是要求通過改革各類要素資源及其組合配置優化、效率提升;二是要通過改革建立健全更加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特征、有利于“五個價值”提升的制度體系,充分激發內生活力動力。三是要加強建立健全科學規范、有力有效的監督制度機制,以穿透式監管為抓手完善監管體系,抓好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發揮國資央企要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要深化產業布局,推動結構變革。國有企業要立足主責主業,引領國有經濟布局持續優化,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加大國有資本對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布局。要主動參與組建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更好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作用,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開展高質量并購,加速掌握核心資源與關鍵技術。二是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要深入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倍增計劃,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量子信息、空天科技等前瞻性、引領性產業的超前布局,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三是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通過設備改造、工藝升級等多種途徑,加快實現新舊更迭、促進動能轉換,不斷推動傳統產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領域拓展延伸,高質量打造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作為電信運營商,應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大網絡、算力、融合基礎設施等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能力,依托“鏈長”和“央企創新聯合體”等模式,引領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健全“直投+基金”資本運作體系,全面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繁榮壯大。
要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變革。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高科技創新效率,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更多依靠創新要素的聚集,努力推動生產力質態躍升。一方面,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依托資金、技術、人才、應用場景等優勢,帶動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社會各方力量投入,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提高創新效能,重點解決底層技術和根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開放合作,打開想象空間超前布局,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步伐,積極組建場景應用創新促進中心,加大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采購力度,建設一批重大中試項目、搭建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為科研院所、產業鏈企業的自主創新、技術驗證等提供基礎設施支持服務,幫助企業或研究機構快速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電信運營商,要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體系,充分激發內生創新活力動力,促進高水平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切實發揮科技服務經濟主戰場作用。如中國電信牽頭成立5G NTN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吸引產業鏈各環節共計約60家企業參與,推動技術創新、技術試驗、端到端產品能力構建和應用試點,共建 NTN繁榮生態。同時實施一攬子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從資源保障、考核激勵、組織推進等方面,出臺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加回、核心技術突破加分、工資總額單列等20項支持政策。
要促進先進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聚集,謀劃公司治理機制變革。要圍繞公司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健全,分層分類、動態優化前置事項清單,確保黨委(黨組)實質性把關,聚焦優化結構、落實職權、建強隊伍、發揮作用等重點環節,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構建和完善。面對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新賽道、新業態、新模式,國有企業必須建立更加契合行業規律、市場規律、企業規律的治理機制和集團管控模式,更好發揮國有企業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作用,更好地處理風險和發展、所有和控制、穩定和權變的關系,給企業家撐腰松綁,讓員工敢闖敢干,在新的領域用新的資源配置方式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為電信運營商,一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深入實施人才強企工程,實施人才特區機制,面向專家人才健全授權放權機制,強化人才服務保障,激發人才活力。二是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構筑互利共贏的數字生態格局;依托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WBBA)、全球發展倡議GTI等國際組織,為數字中國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吸引匯聚全球創新資源、要素,強化前沿領域國際合作,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作者系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 張成良)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