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要聞 > 正文

二〇二四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量、增量、質量均有提高——

中國外貿實現“三量”齊升

一月十三日,在山東港口青島前灣港,裝載外貿集裝箱的貨輪停靠碼頭。

俞方平攝(新華社發)

新年伊始,許多外貿企業的員工加班加點趕制產品,確保訂單按時交付。在安徽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的馬鞍山綜保區眾力智能科技(馬鞍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組裝出口海外的新能源叉車。

王文生攝(人民視覺)

回望剛剛過去的2024年,世界經濟復蘇步履艱難,全球貿易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對外貿易表現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1月13日,中國外貿成績單出爐:2024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了總量、增量、質量的“三量”齊升;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近70萬家,數量再創新高;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

一組組躍動的數據,展示了中國外貿連上兩個萬億級臺階的新突破,綠色貿易、數字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動能,出口和進口貿易伙伴均有增加的新變化……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也為全球貿易復蘇發展增添了信心與動力。

實現質升量穩目標

中國外貿創新高的背后,有哪些看點?在國新辦1月13日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2024年,我國外貿既有量的合理增長,又有質的有效提升,實現質升量穩目標。

看量,2024年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增長5%,這個規模比2020年增加了11.63萬億元,這個增量是“十三五”期間五年增量的1.5倍。世界貿易組織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和進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4.5%和10.5%,同比分別提升0.3和0.1個百分點。

看質,中國外貿呈現4方面特點——

結構更優。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去年機電產品的出口增長了8.7%,占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了0.9個百分點,達到了59.4%,其中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過四成。進口產品持續多元有效供給,機電產品進口增長7.3%,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了5%。

“新”意更足。2024年,我國新產品新業態新品牌不斷涌現,外貿含“新”量不斷上升,更多高科技屬性的新產品加速出海,電動汽車、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出口分別實現了13.1%、32.8%、45.2%的增長。跨境電商新業態全年進出口達到了2.63萬億元,比2020年多了1萬億元。自主品牌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達到21.8%,國貨潮牌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中國風”。

主體更強。2024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經營主體近70萬家,數量再創新高。截至2024年底,我國“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企業數量達6338家,比2023年底增加了612家。

伙伴更多。2024年,我國對聯合國統計分組中幾乎全部國家和地區都有進出口記錄,其中出口和進口伙伴分別比2023年增加了1個和4個,對160多個伙伴實現進出口增長。

各區域進出口均有增長

過去一年,全國各區域進出口表現怎樣?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2024年,東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優勢互補、各展所長,進出口全部實現增長。

東部地區繼續發揮“壓艙石”的作用。全年進出口34.95萬億元,增長5.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79.7%,合計進口了全國超過85%的原油和消費品,出口了八成以上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家用電器和鋰電池。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不斷加速,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增長10.1%,拉動全國進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東部地區船舶出口增長60.8%,海上鉆井平臺出口增長1.2倍,二者占全國的比重都超過九成。

中西部地區2024年進出口7.65萬億元,增長4%。在積極、有序承接產業轉移中不斷實現開放發展,加工貿易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達到25.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更多的國際元素走進內陸腹地。新西蘭的毛肚、越南耗兒魚等,經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冷鏈運輸,登上了火鍋菜單;泰國的榴蓮、老撾的香蕉等經過中老鐵路入境,豐富了大家的水果選擇。

東北地區進出口規模連續4年創新高,2024年達到1.25萬億元。其中,出口增長8.1%,快于全國出口1個百分點。東北老工業基地生產研發能力強的產業優勢進一步發揮,工程機械出口增長10.5%,電氣控制裝置出口增長9%。東北地區冰雪經濟產業持續發力,對德國、意大利、荷蘭出口的滑雪鞋服和滑雪板都成倍增長,為我國外貿增添了新亮色。

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

當前,中國已經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王令浚表示,2024年,無論是對新朋友,還是老伙伴,我國外貿都有亮眼表現。

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占比首次超過50%。去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6.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0.3%,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9.6%、2.7%。2024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

大部分貿易量來自東盟等新興市場。對東盟連續9年進出口保持增長,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金磚合作機制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對其他金磚成員國和伙伴國進出口增長5.5%;此外,我國持續同拉美、非洲、中亞五國、中東歐等加強經貿合作,對其進出口分別增長7.2%、6.1%、7.2%、7.5%。上述市場對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近六成,成為推動我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

對歐盟、美國等傳統市場也保持增勢。歐盟是我國消費品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也是我國機電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雙方經貿聯系密切,不斷拉緊了中歐利益共同體的紐帶,2024年雙邊貿易增長1.6%,其中對法國、西班牙、匈牙利分別增長2%、4.5%、12.9%。同期,中美貿易增長4.9%,與我國貿易整體增速基本持平。

王令浚表示,當前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外貿穩增長面臨嚴峻挑戰,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的基本面沒有變,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因素依然穩固。“下一步,海關將不斷提高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持續推動我國外貿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曲統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