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干部成長的“理論充電站”。我們要建好用活這一“充電站”,在教育培訓的過程中,堅持效果導向,增強精準性、靈活性、閉環性,讓干部既揣有“金剛鉆”,又能攬“瓷器活”,真正實現“賦能充電”。
建好“充電樁”。對于干部教育培訓來說,要精準謀劃、合理安排各類課程,方便干部及時“充電”。要推動干部教育培訓供給與需求精準匹配,既要滿足組織需求,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大局、黨委和政府重大部署按需施教,確保“黨的事業推進到哪里,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也要滿足崗位需求,根據干部崗位需求、知識結構、從事專業等情況,圍繞地方特色產業、重大項目、鄉村全面振興、社會治理等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崗位差異化培訓,推動干部“缺什么就補什么”“干什么就學什么”,全面提升干部專業思維、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實現政治素養和專業素養的“雙向奔赴”。
接好“充電線”。要圍繞新形勢、新任務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戰,以提升干部專業化能力為導向,全方面、多角度、深層次探索“請進來+走出去”“線上+線下”等培訓形式,根據不同系統、不同類別、不同層級干部的實際需求開設主題培訓班。同時,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完善建立涵蓋政策理論、專業知識、管理基礎等課程庫,構建起內涵豐富的黨員教育培訓課程“菜單”,提高干部把握方向、改革創新、破解難題、駕馭全局的能力,推動教育培訓由“想我學”變為“我想學”、“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安排好“充電時間”。當今社會,知識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習對于干部來說,是終身的“必修課”。磨刀不誤砍柴工,要靜下心來,擠出時間,堅持閉環模式,認真抓好教育培訓,不迷戀于“快充”“無線充”。要讓干部愿意花時間學,結合培訓內容要求,采取案例式、體驗式、互動式、研討式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調動培訓對象的積極性和熱情度。要讓時間體現成效,嚴肅學風建設,加強學員管理,通過知識測試、專業實操等方式檢驗培訓效果,檢驗學習成效,推動培訓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作者:夏林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