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企業黨建 > 正文

發展出題目 改革做文章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交出具有中核特色的新能源產業高分答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國資國企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對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和發揮功能價值提出了明確要求。戰略使命既是國家發展所需,也是企業發展之要,中核匯能有限公司/新華水力發電有限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引導全體黨員干部爭當理論武裝的“排頭兵”、整體協同的“先行者”、務求實效的“實干家”,提起狀態、強起本領、鼓起沖勁,交出一份穩中有進、困中破局、難中攀高的高分答卷。

堅持“黨建+人才”雙鏈驅動,勇當中核新能源品牌的價值創造者

聚焦黨建引領,注重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含新量”。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建立長效機制,落實“四下基層”,開展專題調研60余次,加強成果轉化,創新搭建“三級四化”“四梁八柱”頂層設計,構建涵蓋“投融建運”全流程和生產經營全方位管控體系。加強文化融合、打造價值黨建,以“五個一體化”加快推進文化融合,創新柔性融媒體中心機制,西藏薩迦風電、田灣灘涂光伏等多個項目多次登上新聞聯播等權威媒體,累計品牌傳播量破7億次;以“3+N”黨建體系助推價值創造,以“綠能先鋒”探索國企黨務隊伍建設新路徑,以“四分三定”破解“小遠散新”難題,做法成效在《黨建研究》《中國組織人事報》等刊發。踐行社會責任、彰顯央企擔當,通過核電+新能源、抽蓄+新能源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鏈協同,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帶動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作為中核集團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簽署的產業援疆項目之一,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徹底解決了葉爾羌河千年水患和流域春旱、夏澇、秋缺、冬枯的問題,極大緩解了南疆四地州電力短缺狀況。在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縣之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創新打造“產業引領+戰略合作”的“同心模式”,投入無償幫扶資金近1500萬元、有償幫扶資金超30億元,引進意向投資12億元,央企優勢與地方資源稟賦深度融合,以新能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做法入選《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藍皮書(2022)》。

聚焦人才強企,注重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含智量”。在全面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上善作為,推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100%全覆蓋,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實行績效考核評分強制分布,明確退出觸發條件,2024年管理人員退出比例達7%,市場化用工公開招聘比例達100%。在堅定不移走市場化發展道路上善作為,探索實施工資總額備案制管理,堅持重點激勵、正向激勵、及時激勵,推動薪酬分配向關鍵崗位、骨干人員、一線職工傾斜,加大優質風電和電價高、限電率低區域項目的激勵力度,推動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優化。在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上善作為,持續完善人力資源和干部管理制度標準化建設,加大高端技術人才引進力度,完善標準用工模型,實施差異化用工機制,培養一支善經營、精管理、有創新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堅持“發展+安全”雙向統籌,勇當國家能源戰略的堅定踐行者

聚焦產業發展,注重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含績量”。在提升產業控制力上見實效,截至2024年11月底,獲取新能源建設指標2855.29萬千瓦;新能源在運裝機規模全國第8,抽水蓄能核準裝機規模全國第5,在國家第三批大基地中斬獲指標834萬千瓦,排名全國第2,成功躋身能源央企第一梯隊,經濟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在優化產業體系布局上見實效,打造“風光水網熱儲充”多能耦合的綠色能源產業體系,國內首個熔鹽線性菲涅爾光熱儲能項目——玉門“光熱+”示范項目并網發電,國內大型海上光伏項目——中核田灣灘涂光伏示范項目開工建設,“中核首蓄”五岳抽蓄實現首臺機組并網,新能源產業發展規模經濟效應凸顯;“雙海”戰略穩步推進,相繼取得中核集團首個海外風電項目、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零”的突破。在打造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上見實效,協同中核集團兄弟單位打造“核產業鏈+”開發模式,獲取江蘇田灣、甘肅金塔和礦區、新疆巴楚和阿拉爾、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等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項目建設指標,帶動集團公司相關產業鏈擴展延伸,協同金額超百億元;打造“產業鏈協同”開發模式,與上下游企業協同推進一批示范項目,有序推動公司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聚焦本質安全,注重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含穩量”。在強化依法合規管理上做示范,建立風險評估專項制度及管理流程,加強重點領域合規管理,組織涵蓋全級次、全領域、全要素的內控體系管理評審,開展“五星”法治單位建設,上線運行合規性文件平臺,嚴控項目合規風險。在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上做示范,按照安全環保“三大體系建設”總體思路和“五抓一強化一落實”工作方法,推進安全環保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16家單位達到中核集團二級標準。在多措并舉強化資金保障上做示范,圍繞“降杠桿、減負債”目標,積極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累計完成權益性融資超300億元,其中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是本年度行業最大規模的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創造了入池項目公司數量之最。

堅持“創新+綠色”雙效并進,勇當新型能源體系的有力建設者

聚焦科技創新,注重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含金量”。在推動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上勇爭先,推進智慧能源系統(RDCS)接入,統籌開展無人場站建設,建成生產調度中心,完成138座無人場站建設,實現對在運項目生產數據全覆蓋;推廣無人機巡檢,巡檢線路累計超4400公里。在構建產學研融合發展新格局上勇爭先,聚焦新能源產業技術攻關,成立河南省抽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上風電聯合創新研發中心、新能源多能互補與經濟運行聯合研發中心等科研機構,與清華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天津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前沿研究;加大能力建設和成果輸出,實施“海上風電勘察建設及安全運維關鍵技術研究”等一批產業協同、提質增效科研項目;“智能應龍”AI研發運營中臺創新應用入選工信部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第一批)名單。在以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累計實施高效施工技術、數字建造等25個科技項目,產出科技成果3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17項,獲得省部級工法4項,3項質量控制(QC)小組獲得國際金獎,參編國家標準14項。

聚焦“雙碳”目標,注重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含綠量”。在提升資源配置能力與效率上建新功,加強運營管理集約化、專業化、數字化建設,建設23個集控中心、規劃建設76個檢修中心,管理單元由700余個壓縮至60余個,單位生產人員勞動指標從1人/萬千瓦降到0.68人/萬千瓦。在能源電力安全保供上建新功,截至2024年11月底,總在運裝機4727.73萬千瓦、總在建裝機3909.96萬千瓦,上網電量554.04億度,持續穩定增加綠色能源供應。圍繞中核集團核產業布局與用能需求,與兄弟單位協同,以新能源保障核產業科研、生產的綜合用能需求,助力核產業園低碳運行。在生產營銷創效上建新功,開展核電、新能源、抽水蓄能等一體化電力銷售運作模式研究,年度已實現綠電、綠證等環境收益超2.01億元。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中核匯能/新華發電正處在大有可為的關鍵時期。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沿著中核集團黨組確定的正確方向,放寬視野格局、放大坐標體系,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時時、處處、人人都奮勇爭先,以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高質量發展的進展成效,切實擔當好“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高水平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中核新能源產業篇章。

(作者系中核匯能有限公司/新華水力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