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中建四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有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抓實政治、理論、文化、實踐“四門課”,筑牢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思想基礎,爭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排頭兵。
抓實“政治課”,把穩“定盤星”
突出紅色引領。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全面落實黨組織研究決策前置要求,形成“五合一”決策事項清單,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帶發展,形成“一主兩翼”的發展格局;堅決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服務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把央企職責使命擔穩擔好。
建強紅色課堂。推進領導干部下基層上講臺,各級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專家學者登上講臺,教育引導干部職工厚植“為國家擔當、為人民奉獻、為民族爭光”的紅色基因。建設企業文化展廳,教育引導干部職工不斷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鈣、力量之源。
講好紅色故事。講好堅守初心的故事,通過企業文化手冊、形象宣傳片,展示70年來公司服務三線建設、改革開放,推動行業變革圖強的央企作為;講好奮斗圓夢的故事,登上廣東省總工會“巾幗匠心筑夢強國復興有我”宣講臺、“廣州市優秀百姓宣講員大賽”舞臺,講述員工筑夢前行的感人故事,引導干部職工始終堅守信仰、堅持信念、堅定信心。
抓實“理論課”,筑牢“壓艙石”
思想認識求“深”。及時跟進學,通過黨委會“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學出標準、作出表率,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深入研討學,堅持“逢學必研”,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結合分管工作談認識、談體會、談感受;聯系實際學,“走出去”開展管理對標學,“引進來”組織務虛研討學,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學習載體創“新”。打造理論宣傳教育平臺,策劃制作一個專題網頁、一本文化讀本、一系列專題報道“三個一”產品,使學習既符合互聯網傳播規律,又增進員工的情感共鳴;開展“微傳播”,在官微平臺開設“微課堂”、發布“微黨課”、攝錄“微電影”,把理論的種子播到各級機關、撒入項目一線、種進職工心田。
教育形式求“活”。針對青年員工群體,組織影像大賽、演講比賽、主題征文、文化沙龍等活動,把講理論、講政策與講故事結合起來;針對農民工群體,開設“農民工夜校”,創建“農民工素質技能提升站”,讓理論學習進得來、看得見、聽得著。
抓實“文化課”,昂揚精氣神
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昂揚時代主旋律,開展公司“十大深改”專題宣傳,充分展現公司攻堅“631”戰略目標、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的關鍵舉措。堅持以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開展“精誠壹面”等系列主題宣傳,全面展示公司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政治自覺、擔當意識、積極行動、顯著成就。
用先進的事跡鼓舞人。從不同領域、不同層面、不同群體挖掘先進典型,選樹了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李松晏、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孫國華等一批“中建榜樣”,營造干事創業、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搭建企業文化長廊,講述陳鑫、張開波、袁艷瓊等“紅色先鋒”立足平凡崗位、創造不平凡業績的故事,形成爭當標桿的企業風尚。
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將企業精神融入職工行為規范,確立了“服務四海永爭一流”的企業文化理念。開展勞動技能競賽,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營造比學趕超的發展氛圍,激發奮斗拼搏的昂揚斗志。
抓實“實踐課”,奮進新征程
常修黨的建設課題。創新開展“一支部一課題”品牌活動,運用“崗隊區室”等載體,打造了一批政治堅定、團結有力、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鍛造了一群頭腦清醒、遵章守紀、爭先創優的“鐵軍尖兵”;樹立鮮明導向,建立領導區域聯系點工作機制,開展“四個化”問題專項整治,打造11個“永爭一流”示范項目黨支部,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常解職工群眾難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困難職工生活、農民工子女關愛、農民工技能提升等問題,分類推進各項舉措落地落實,真正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立足主責主業,聚焦重點民生工程,確保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鄉有所興,構建團結和諧的發展環境。
常謀改革發展命題。攻堅薄弱環節,一體推進“六專行動”“十大深改”,打通企業發展“腸梗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中建四局首個CF-MiC模塊化新農房產品,探索全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體系,引領技術創新,從創造走向創效。致力數字化轉型,開發萬象智慧建造平臺,上線九大功能模塊,建立三級聯動遠程輔助管理工具,不斷擦亮高質量發展成色底色。
(作者系中建四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