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光輝鎮白羊壩村堅定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食安全戰略,注重黨建引領,申報書記項目,優化賽道,主動作為,努力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不久前,白羊壩村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黨建引領,筑牢鄉村發展“主心骨”
白羊壩村黨總支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保證。學習借鑒浙江義烏七一村黨員管理“十二分”積分管理機制,把在家黨員凝聚在一起,定期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政策學習,讓基層黨員知曉中央方略、清楚省市區情、明白發展重點。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一方面,靠黨員發揮模范作用,以點帶面引領民風向善;另一方面,發動黨員主動了解群眾需求、感受接觸市場,形成產業發展初步方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集中商議決策后穩步實施。村“兩委”班子注重加強與黨委政府、上級部門的溝通匯報,為村里爭取了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體現在行動中。
聚焦產業,打造特色種養“新引擎”
白羊壩村立足本地資源,結合氣候、海拔以及距離主城區較近等優勢,鼓勵和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經果林種植,積極探索產業發展之路。
在特色種植方面,白羊壩村通過招商引資發展以羊肚菌、藍莓、艾草為代表的特色種植產業,目前,發展羊肚菌50余畝、年產量3000斤(干菌),藍莓80 畝、年產量10000斤。此外,耙耙柑、梨子、李子、枇杷等多個品種水果產量頗豐,甚至遠銷新疆、甘肅等西北省份。
“產業在村上的落地生根不僅,提高了使用附加值,盤活了土地,增加村民土地租金收入,同時還在用工方面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白羊壩村黨總支部書記傅彪表示。
據白羊壩村宏晨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羊肚菌種植負責人張何介紹,常年在他們企業里務工的群眾有8到9人,一年可以解決就業1900多人次,每年發放的工資有18萬多元。該企業通過技術扶持,帶動 6 戶村民參與種植,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在特色養殖方面,白羊壩村通過形勢分析、政策宣傳、優化服務等方式鼓勵返鄉人員投資創業,積極發展生豬、肉牛養殖,帶動村民發家致富。
此外,該村不斷招引新生產業、創新特色產業、完善產業格局。2023年,通過招商引進養蛇等特色產業,養殖食用肉蛇1000余尾。
據了解,目前,全村年種養產業產值達2000萬元。
展望未來,白羊壩村信心滿滿。分管農業副鎮長鄧輝表示,預計2025年將發展中藥材種植 50 畝、稻田養蝦 20 畝,進一步拓寬產業發展渠道,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農田”變“糧田”,繪就糧食安全“新畫卷”
白羊壩村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同時,村“兩委”班子在土地糾紛處置、生產協調、生態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糧食種植大戶們保駕護航。
村“兩委”主動了解種植大戶的需求,從種子、化肥等農資的采購,到農業技術的咨詢與指導,村“兩委”都積極牽線搭橋,聯系專業機構和農技人員,為種植大戶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和服務。同時,在農忙時節,村“兩委”還組織用工、解決用水用電,減輕農戶的負擔。在面對企業與村民的矛盾糾紛時,村“兩委”不推諉、不回避,積極主動地進行調解,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化解矛盾,為糧食種植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白羊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區委組織部干部唐培俊介紹,2024年以來,白羊壩村積極向上爭取化肥17噸、營養肥20噸,落實農業補貼每畝150元。在受連續高溫天氣影響情況下,2024年收獲稻谷仍然達到了80000斤以上,帶動村民創收15萬元。
“書記項目是體現黨建引領、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舉措,我們將通過提升優化村常職干部服務意識,全面發揮好村‘兩委’班子積極動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和美小鎮走深走實。”巴州區光輝鎮黨委書記王飛表示。(巴中市巴州區光輝鎮人民政府 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