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基層治理 > 正文

堅持“五融入” 以高質量協商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武漢市漢陽區政協以每月25日“基層協商日”為載體,不斷推陳出新、久久為功打造“協商在一線 圓桌聚知音”協商品牌,系統構建“五融入”履職閉環機制,持續賦能基層治理、助力經濟發展。

組織融入引領“知音”。推動政協委員履職全過程嵌入區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根工程”。一是完善體系建組織。組建5個專委會黨員活動小組,明確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協商召集人,自上而下構建“政協黨組—專委會—街道聯絡委—掛點社區”四級組織體系,讓政協組織牢牢扎根基層。二是委員下沉強組織。245名駐漢陽各級政協委員下沉街道社區,掛點“陽小驛”戶外工作者驛站,主動嵌入社區(小區)組織網絡。建立指導協調、工作交流、雙向互動的工作機制,讓政協委員隊伍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有益補充。三是模范帶頭活組織。發揮黨員委員“頭雁”效應,選派50名黨員委員擔任社區“第一書記”和協商平臺黨建指導員,引導67名黨外委員擔任社區“主任助理”,擴大黨建“朋友圈”,打造治理“共同體”。

平臺融入匯聚“知音”。立足“搭臺”主責,打造各具特色的協商平臺。一是打造深根基層的協商平臺。以漢陽140個“陽小驛”戶外工作者驛站為載體,融入政協元素,打造開放共享的“陽小驛協商議事之家”,為委員走進群眾身邊、更好服務群眾提供窗口和舞臺。二是拓展專業多元的協商平臺。在企業園區、商業樓宇等各行各業一線,打造了13個各具特色的界別政協委員之家。比如,青年界別委員多次開展青年沙龍活動,邀請企業家委員作創業分享,助推漢陽“青年夜校”火爆出圈。三是延伸服務發展的協商平臺。把履職平臺延伸至經濟發展第一線,在武漢基金產業基地、政務服務大廳、特色產業樓宇等植入協商議事之家,匯聚產業發展共識,助力強鏈、補鏈、延鏈。

服務融入凸顯“知音”。探索以“專精特新”服務彰顯政協委員價值。一是專業服務“進驛站”。緊盯戶外工作者等社區治理新力量,依托醫衛、法律等界別委員專業特長,在“陽小驛”嵌入5支專業委員志愿服務隊,用專業服務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凝聚起來,匯聚更廣更大的同心圓。二是精準服務“進家門”。連續11年深化“235幸福工程”,組織委員與200余戶困難家庭分類結對、捐款捐物、深度共建,提供助殘助學等服務上千次。三是特色服務“進社區”。以漢陽區最大保障性住房社區——惠民苑社區為試點,創新打造“惠民市集”,每月25日“基層協商日”推動商品特賣、文體娛樂、健康講堂等委員服務進社區。通過近3年的探索實踐,“惠民市集”逐步成為群眾互動互信的紐帶橋梁,累計惠民商品優惠50余萬元,社區糾紛發生率下降58%,助力惠民苑社區向“幸福港灣”蝶變。四是新質服務“進企業”。持續開展“政協委員進企業”行動,走進200余家轄區中小微企業,開展銀企對接、科創沙龍等活動20余場,協商解決融資困難、用工用電等實際問題50余個,堅定民營企業抱團取暖、創新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隊伍融入培育“知音”。聚焦委員主體地位,不斷加強隊伍建設。一是強化學習提能。打造“閱覓知音 書香政協”讀書品牌,開展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主題讀書活動,聯合舉辦《存史資政 凝心聚力—政協史料展》。二是深化履職提質。聚焦武漢“三個優勢轉化”、漢陽“三城一中心”戰略目標,征集社會各界、專家學者400余條“金點子”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政協智慧力量;向全體委員發出“共同締造·委員認領”倡議,號召委員領辦共同締造小區19個、項目150個,通過委員下沉共謀共建,漢陽“站前花街”火熱出圈、留住了鄉愁,成為工業遺址現代化改造典范。三是細化服務提效。完善政協委員定崗、定責、定時履職機制,堅持周一、周三“無會日”走訪委員機制,制定“委員遍訪計劃”,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全覆蓋進委員門、解委員憂,共同走好大團結大聯合之路。

保障融入激活“知音”。完善履職保障機制,推動委員履職有動力、有章法、有實效。一是“全天候”渠道保障。探索建立“1+4+N”活動召集機制,持續開展政協委員“亮碼”行動,實現委員與群眾第一時間的“雙向奔赴”,推動委員服務群眾“24小時不打烊”。二是“全周期”機制保障。制定《協商在一線指導手冊》,明確“四員”委員職責、“四類議題”問題收集機制、“四項議程”協商議事流程、“四個渠道”成果轉化路徑,構建履職機制閉環。三是“全覆蓋”考核保障。明確政協委員每月下基層不少于一天、每季度參與基層協商不少于一次。實行月度收集、季度通告、年度考核,在全會通報表揚“履職進基層”優秀委員、建言資政“金點子”,督促委員答好履職作業。(武漢市漢陽區政協 

[責任編輯: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