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起,北京市海淀區受國家教委委托,開展孤獨癥兒童教育訓練的實驗研究,至今已走過三十年歷程。為共同交流并探討北京市海淀區孤獨癥兒童育人成果,北京市健翔學校召開“發現學生潛能,聆聽成長聲音”為主題的孤獨癥兒童三十年育人成果交流研討會。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督學李天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特教處處長黃偉,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副處長向姣姣,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熙,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特殊教育學院院長王雁,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鄧猛,浙江工業大學特聘教授徐云,西北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系系主任楊中樞,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院長葉曉,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任孫穎,海淀學區管理中心主任高雪東,明亞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魏麗女士,以及長期以來支持學校孤獨癥兒童教育事業的友鄰單位領導、京津冀三地的校長、教師、孤獨癥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等出席活動,共同謀劃孤獨癥兒童教育未來發展之路。本次研討會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主任孫穎主持。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副處長向姣姣在致辭中提到,海淀區在孤獨癥學生師資培養、課程建設、家校共育等方面形成了富有成效的海淀成果,為北京提供了海淀經驗。同時希望海淀區以更高的站位、更前瞻的視角,在孤獨癥兒童教育方面探索新思路、新舉措,擦亮海淀教育金名片。一要在堅持育人為本上爭首善,二要在完善教育體系上走在前,三要在共育共享上立標桿。同時以此次會議為起點,錨定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提升孤獨癥兒童育人成效,為構建首善標準、首都特色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特教處黃偉處長表示,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通過擴大普及、提高質量、強化保障等舉措,進一步保障孤獨癥教育的發展基礎。海淀區作為最早開展孤獨癥探索的地區之一,在孤獨癥兒童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海淀能進一步對標強國目標,圍繞公平抓拓展、圍繞質量抓融合、圍繞保障抓落實、圍繞數字化構建區域特殊教育服務新生態,用更高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
王紅霞校長以《走進兒童、讀懂兒童、發現潛能,讓所有孤獨癥孩子幸福綻放》為題做大會主旨報告。從“邁開步子”到“形成經驗”,王紅霞校長講述了海淀區孤獨癥兒童教育的三十年,是櫛風沐雨、開拓孤獨癥兒童教育之路的三十年,是春華秋實、譜寫孤獨癥兒童育人華章的三十年。從最初步履維艱也要保障孤獨癥兒童接受教育,到如今開拓創新,讓孤獨癥兒童獲得多元發展,海淀特教人以矢志不渝的堅守和對特殊教育的拳拳之情,繪就孤獨癥兒童幸福美好的人生。未來,健翔人繼續勇擔重任、不負家長所托,提升專業能力、創新育人方式、推動學校變革,讓所有的孤獨癥兒童能夠全面發展,擁有幸福而有尊嚴的人生!
北京市健翔學校校長王紅霞做大會主旨報告
張娜老師以“孤獨癥兒童感知運動干預助力培智學校以體育人教學變革”為題,講述了一項國家級教學成果從產生到與時俱進迭代升級,持續助力孤獨癥兒童教育教學,未來也有更多的孤獨癥兒童從中獲益。
胡斌老師分享了學校孤獨癥兒童藝術教育的三十年,學校積極開展孤獨癥兒童的藝術潛能活動,注重孤獨癥兒童個性發展,以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提高了孤獨癥兒童在認知、語言、思維等能力的發展。學生在藝術創作中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收獲了自信與成就。星星夢工廠的孤獨癥學生代表王心浩同學現場書寫展示。
三十年的精雕細琢,三十年的匠心育人,共同繪就了孤獨癥學生的華彩人生。三十年育人成果展演將研討會推向高潮。螢火蟲合唱團合唱帶來一曲《讓愛傳出去》,動聽的歌聲傳遞著溫暖與希望。親子舞蹈《我們都是好孩子》是家校共育結出的甜美果實,家長和孩子用肢體語言訴說著真摯的情感,展現了家校合作的力量和美。HAPPY管樂團演奏的《歡樂頌》《祖國頌》氣勢磅礴,奏響了學生們的自信與成長。老師和孤獨癥兒童一起帶來情景劇《星會跟愛一起亮》,生動演繹了特教教師與孤獨癥學生一起成長、一起蛻變的心路歷程,觸動每個人的心弦,也讓我們更加篤定堅信特殊教育的力量。
三十年孤獨癥兒童育人成果展演
畢業生代表王浩然和媽媽一起講述了浩然的成長之路,學校的培養、老師的關愛,賦予了家庭面對挑戰的勇氣,也幫助浩然成長為一名能夠自食其力的奮斗者。明亞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魏麗女士代表浩然工作單位分享了浩然的工作故事,也呼吁更多的企業能夠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工作崗位。
孤獨癥兒童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專家的專業引領和悉心指導。與會專家高度認可學校孤獨癥育人成果的同時,也提出了寶貴的建議。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華東師范大學鄧猛教授提到,今天的研討會展示了中國特殊教育人在孤獨癥兒童教育中探索中國方案的歷程,并且形成了很好的成果,希望學校能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形成自己的孤獨癥教育特色和話語體系。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院長王雁教授以“感動”“感慨”“感謝”三個關鍵詞,充分肯定了健翔學校孤獨癥教育三十年的豐碩成果,也期待學校繼續探索,形成教育康復的健翔模式。浙江工業大學徐云教授指出,健翔學校的孤獨癥教育走在了中國的前列,讓孤獨癥兒童能上好學,讓孤獨癥家庭重拾希望,讓孤獨癥教育的教師也有出彩的機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張熙院長從建設高質量特殊教育、建設教育強國的角度,強調總結、共享、規劃的重要性,并以“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激勵學校發揮責任擔當,推動改革縱深發展。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督學李天順表示,孤獨癥教育三十年育人成果是落實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重要成果和體現,學校以教科研引領開展孤獨癥研究,以科技賦能教育教學,以校家社協同共育共同成就孤獨癥學生幸福人生。同時學校將成果在校外、京外輻射、深耕,貢獻了健翔成果和中國智慧。希望未來中國特殊教育走向現代化的征程中,面對孤獨癥兒童教育這個重點和難點,健翔團隊能做出更大的貢獻。
據悉,北京市健翔學校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設計豐富教學活動,以多樣的教學策略與資源支持課堂教學。本次研討會并開15節課,并設置7個展示點位,全面展示孤獨癥兒童課堂教學與實踐。
各位領導、專家走進課堂觀摩
各位領導、專家參與本次研討會活動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三十年風雨兼程,健翔人為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回顧過往,感慨萬千,面對無數的困難和挑戰健翔人不曾退縮,每一次進步與突破都凝聚著健翔人共同的努力和智慧。展望未來,健翔人信心百倍,繼續用愛和專業,為孤獨癥兒童推開通向世界的大門,讓他們在陽光下自由快樂地成長。北京市健翔學校也將以本次研討會為新的起點,努力推動孤獨癥教育發展,讓每一名孤獨癥孩子幸福綻放!(華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