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鄉鎮(街道)、村(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礎,也是防范化解社會風險的前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儒林鎮黨委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為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松綁減壓、蓄勢賦能,探索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網格化、信息化、責任化“三化融合”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強化組織領導,變“九龍治水”為“攥指成拳”。基層社會治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協調力,以“黨管”促“都管”,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責任統起來、把資源用起來。抓體系帶動。堅持把基層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黨委領導、黨政統籌、簡約高效的鄉鎮管理體系,通過組織體系的高效運轉一體化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抓模式驅動。堅持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建立條塊融合、以塊為主的工作模式,設置綜合指揮中心,整合綜合管理、政法綜治、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公安等多方力量,一體化統籌鎮域治理大小事。抓落實推動。堅持“村居吹哨、部門報到”,構建“鎮班子下沉駐村、村干部下沉網格、執法力量直插一線”的工作格局,優化運用例會、專班、包片、考核等方式載體,做到責任主體明確化、責任層級清晰化、責任運行鏈條化、責任落實閉環化。
強化網格管理,變“頭痛醫頭”為“標本兼治”。網格是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只有充分發揮網格的基礎性作用,才能實現預防為主、抓早抓小。科學劃分網格。堅持橫向抓覆蓋、縱向抓延伸,對應行政村組織體系,結合區劃面積、居住環境、人口數量等因素,精準劃分綜合網格、微網格,統籌用好條線力量,設置警務、長效管理、安全生產、消防、市場監管等專業網格,切實托牢基層治理基本面。合理配置力量。按照“網格承包責任制”的思路,推動村(社區)干部全部進網入格,廣泛吸納在職黨員、退伍軍人、熱心群眾等擔任微網格聯絡員,安排公安、城管、供電、水利等條線下派人員擔任專業網格員,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明晰網格職責。結合網格及干部個體實際情況,差異化制定“一網格一清單”,將所有管理事項一一對應到格,細化為每名網格員“專項+日常”工作職責,把千鈞重擔分解到每個網格、每個人,切實減輕基層人員負擔,全面提升網格精細管理程度。
強化數字賦能,變“粗放耕作”為“繡花功夫”。人力有限,科技無窮。實現基層治理的精準決策和實時響應,要充分運用大數據賦能、信息化手段,推動矛盾糾紛發現在萌芽狀態、處置在基層一線。堅持一屏管全鎮。全面梳理全鎮“八辦”核心業務,將12345工單辦理、排口巡查、燃氣安全、“九小場所”等19類相關事項全部納入“數字儒林”APP管理,實現全鎮社會治理要素“一屏掌握”,有效破解“碎片化”管理難題。推動一庫知全域。所有村(社區)干部、網格員人手一部終端,結合日常工作與網格走訪,實時錄入信息、上傳圖像、動態提醒,鎮級平臺動態集成各類信息,實現“一次采集全域通用、一次變更全網更新”。深入開展“數源、數治、數用”行動,打通并歸集民情、企情等各類數據端口,全面摸清、掌握轄區“人、地、事、物、情”,為工作溯源、分析研判、精準服務等提供數據支撐。做到一事盯全程。建立“每日記錄、每周總結、每月分析”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對各類交辦問題的解決路徑、處置進展、復查結果等進行動態管控,對未結事項即時提醒到人,對超期事項及時通報情況,切實做到“抓實每一天、閉環每件事、管好每個人”。
(作者:賀國洪,系江蘇常州金壇區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儒林鎮黨委書記)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