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疆域。作為意識形態的主陣地以及億萬民眾精神生活的新家園,年輕干部需要錘煉網絡治理過硬本領,堅定不移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將政治意識“置頂”,“好眼力”助推網絡治理一尺子嚴到底。政治意識是年輕干部的靈魂,也是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中開展工作“第一粒扣子”。面對網絡上的各種思潮和言論,年輕干部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一要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隨意發表不當言論的“自由市場”,紅線不能碰、底線不能踩、原則問題更不容討價還價。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言論的侵蝕。二要做到“亂花紛飛不迷眼”。面對“低級紅”“高級黑”,要做到正確區分,養成一雙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火眼金睛”。
讓網絡本領“上新”,“好腦力”賦能輿情應對一攬子管到底。如今人人手握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在“易燃型”網絡環境下,很多人看到“上熱搜”就坐立不安、無所適從,患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輿情恐懼癥”。作為處在網絡“一線”的年輕干部,首先要“網感強”,把好社會情緒脈搏,著重關注社會反響較大、容易引發網民共情的輿論。哪些輿論容易演變成為挑動群體對立、抹黑政府形象的輿論,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反應快”。網絡輿情的應對分秒必爭,年輕干部要及時做到輿論的收集、整理,準確研判輿情的走向和趨勢,為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提供有力支撐,從而化輿情危機為發展契機。
把群眾路線“走深”,“好腳力”實現民意回應一竿子扎到底。群眾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民情、匯聚民智、服務民生。年輕干部要善用網絡熱詞、緊抓網絡熱點、與網民“打成一片”。今年各類政務賬號紛紛“聽勸”、頻頻“出圈”,浙江文旅聽取民意,邀請衢州籍明星周迅來宣傳衢州;重慶文旅深夜發文征求民智,“請家人們伸出援手,幫忙想想怎么給重慶文旅上分,渝渝我著急??!”這些政務賬號一改嚴肅的“人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口吻,在網絡上廣泛地征集民意,用真誠贏得了民心。
時代考卷??汲P?,互聯網更新迭代速度之快決定了網絡治理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面對面”的交流逐漸被“鍵對鍵”的社交模式取代的當下,年輕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讓網絡這一最大變量成為推動發展的最大增量。
(陳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