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發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長期的基礎性工程必須持續深化、改進提升。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有效破解基層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實施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治理,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功能和優勢更加充分發揮出來。
突出“有效覆蓋”,優化規范嚴密的組織體系。實現黨全面領導基層治理,必須構建權責明晰、功能合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基層組織體系,把黨組織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神經末梢”。這就要始終把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作為貫穿基層治理的一條紅線,筑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橋頭堡”。在基層黨組織設置上,注重擴充增量與提質存量相結合,推動組織形態與治理現實相融合。從實踐情況看,隨著基層黨建向新興領域拓展,涌現了區域性支部、行動支部等設置方式,這些創新很大程度上把握城鄉、“三新”等領域特點,適應生產生活、就業創業新形態,但也要看到黨組織覆蓋的質量還亟需提升,這就要求抓好組建率的同時,下大力氣推動規范化建設,把“組織引領”與“功能引領”緊密相連,圍繞增強“兩個功能”,通過評星定級,動態排查調整優化、分類提質升級,不斷提升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整體水平。
聚焦“有效服務”,放大增強基層治理效能。服務群眾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建強“服務中樞”,讓“有形服務”更好地體現為“有效服務”,實現內涵式發展。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抓住黨建引領牛鼻子,健全干部下沉、共駐共建、黨員志愿者等制度,建立完善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工作機制,根據黨員數量分布和專業特長,鼓勵引導就近參與治理。推動治理服務由“自我循環”向“共建共享”轉變。培育引進各類社會組織積極提供專業化服務,突出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匯聚基層治理合力。深化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抓住網格這個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配置基層治理功能模塊,實施“一網統籌”“一網通辦”,提高運行效率,在“一張網”內掌握民情、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開展服務。優化升級黨群服務中心這一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的載體平臺,把更多的工夫花在黨建、治理、服務等功能整合上。創新黨建引領服務群眾路徑,把服務有機融入群眾所需、所盼、所求之中,強化服務供給,創建服務品牌,開展集中服務、日常服務、專業服務、應急服務,形成集成化服務布局。
抓實“有力保障”,煥發基層治理生機活力。在源頭上賦予組織體系以基礎性力量,推動資源力量沉底,把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動員起來,實現“黨員帶頭、群眾跟上”。一體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與賦權擴能減負,厘清職能關系,制定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切實解決權責不對等的結構性問題,破除“小馬拉大車”現象,持續糾治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建立健全組織引領黨員發揮作用的制度、機制,搭建黨員參與基層治理平臺,有效解決部分黨員融不進去、深不下去的問題。全面統籌“有人擔當”。健全基層黨組織書記、基層干部專業化體系和社區工作者職業化體系,加強專業化規范管理。針對“同工不同酬”現象,打破身份障礙,為優秀者開辟制度通道,給予發展空間,不斷充實基層治理骨干力量。落實基層干部薪酬待遇,做好黨內激勵關懷,選樹表彰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社區黨員好榜樣”,提升職業榮譽感,鍛造基層治理的先鋒力量。(作者:趙耀)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