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大國基理 > 正文

【大國基理】青海祁連縣: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沃土

幻燈片-大國基理

高聳入云的山脈拱衛著“中華水塔”,經年不化的冰川涵養了河西走廊。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不僅使祁連縣成為青海省重要的畜牧生產基地,也為縣域內積淀了發展綠色算力配套產業的光能、風能、水能儲量。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疾鞎r指出,“青海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的重大使命”“要有效集聚資源要素,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堅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兩手抓,廣泛應用新技術,因地制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時期、新征程,一代代祁連人的奮斗歷程如同冰川融水,奔流不息;一支支人才隊伍走上高原,奔赴“祁連之約”,在小小的高原縣城里耕耘理想,催發希望。古老的祁連山脈正在人才力量的不斷浸潤下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初相識——弱水東影隨長流

同其他大部分偏遠縣城一樣,先天經濟底子薄、文化基礎弱制約著祁連縣人才工作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人才不愿來、來了留不住的現象長期存在。

如何破局?祁連人首先是因地制宜,做強地域產業“長板”。圍繞畜牧、文旅兩大傳統產業發力,一方面是依托綠色有機畜牧業的資源稟賦,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畜牧產業全鏈條升級;另一方面是開發整合祁連山大草原、牛心山、卓爾山·阿咪東索景區等優質旅游資源,打造“天境祁連”旅游名片,攥指成拳增強“祁連旅游”綜合競爭力。

圖片1

祁連縣城全貌

其次是因勢利導,以優勢產業引育優質人才、發揮破冰作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近年來,得益于優勢產業“磁場”吸引,配合山東援青智力支持、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京青專家服務團”等活動開展,大量農牧、文旅、教育、醫療等重點行業領域人才紛紛走上高原、走進祁連、一展所長;一批非遺傳承人、生產經營能手、農牧專家等本土人才隊伍先后“破土而出”,為祁連縣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源源不絕的人才力量。

最后是因人而異,“一人一策”強化人才服務。充分發揮縣委、縣政府服務保障作用,致力構建高效、專業、精細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變“黨委端菜”為“人才點菜”,為人才隊伍創新創業針對性匹配優質資源支持,幫助人才團隊開好局、起好步。

破難題——風吹草低見牛羊

天境祁連,自古以來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基地,有著悠久的畜牧產業傳統。這幾年,祁連縣的生態畜牧業在青海省內外都打出了名頭。這背后是一位位祁連農牧領域人才鮮為人知的艱辛努力。

為解決祁連牛羊種質和草場退化問題,祁連縣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為畜牧業“固本培元”,先后引入的3個博士團隊、3名山東支農人才和祁連本地70余名畜牧獸醫人才走一線、進牧區,足跡遍布祁連7個鄉(鎮)45個村(牧區)。畜牧人才團隊按照“牧繁農補、農牧耦合”思路,綜合運用退牧還草、牧場輪休、人工增草和生態獎補等手段開展牧區生態恢復,經過數年艱苦奮斗,有效修復了大片牧場,構建形成了省內最大的祁連藏羊、牦牛供種基地。

如今,站在海拔4120米的大冬樹山埡口俯望默勒鎮牧場,生態修復區與燕麥飼草區紅綠色塊相間排列,直鋪天際,恍然間如同身處萬頃麥田。作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祁連縣先后認證優質活體牛羊106.2萬頭只、草場監測面積1409.12萬畝,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3個、綠色牛羊肉產品種類40個、有機牛羊肉產品種類40個,新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17個,認證“三品一標”產品累計達100個,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州級龍頭企業1家。

“現在,祁連牛羊肉得到了粉絲一致好評,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敢做直播,就怕牛羊肉供應不上。”青羊溝牧野家庭牧場負責人仁青說。

開新局——草光互補出新綠

祁連縣生態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水能、風能、光能等綠色能源儲量豐富,具備發展新能源、推進綠色算力產業建設的先天基礎,但由于缺乏系統、科學的規劃,加之產業鏈基礎薄弱,祁連縣始終難以將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

“祁連縣現有光伏產業規模小、點位散,布局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要兼顧完成沉陷區生態修復治理、村集體經濟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要在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完成產業規劃,形成治理+發展的‘最優解’。”一份詳細的調研考察筆記,盛滿了赴祁考察專家的心血。

如何確保祁連縣高效推進清潔能源產業建設,因地制宜促進綠色算力、生態文旅融合發展,站穩新質生產力發展“風口”?2024年7月11日,2名“京青專家服務團”成員專家在深入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適宜祁連特點的“光伏+生態治理”新質生產力發展方案,將盤活老舊光伏能源項目、沉降區治理納入綠色算力發展通盤規劃,以光伏養草、光伏治沙在祁連大草原上不斷“息風沙”“出新綠”,為祁連縣釋放生態資源優勢,構建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質生產力互補并進、共同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圖片2

與牧場耦合建設的光伏發電廠

再出發——直掛云帆濟滄海

2012年以來,80多名援青教師、70多名援青醫生先后馳援祁連,為牧區人民帶來福祉、播種希望:濱州一中“內高班”連續7年本科上線率100%,居援青四市“內高班”之首;“多功能髓內釘內固定術”等祁連“首例”手術30余臺不斷填補行業空白、培育本土人才;100余次義診活動惠及祁連群眾數以萬計……

圖片3

祁連縣民族中學山東援青教師為學生集中答疑

近三年來,200余名“鄉村振興合伙人”從祁連縣“鄉土人才培訓班”走向廣袤草原,“國家房車自駕車4C營地”天境圣湖營地、將牛羊肉制品“火出圈”的畜牧合作社、讓牧區婦女“坐在家里增收”的刺繡工作室……一條條產業振興紐帶如雨后春筍在祁連破土而出。

今年,“祁聚人才”專題欄目多渠道同時上線,營造出“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讓人才隊伍留得下、扎住根、能戰斗;綠色有機草畜牧業博士工作站落戶祁連,從厚重悠久的游牧傳統中汲取能量、反哺牧區,持續助力祁連藏羊產業全鏈條提檔升級。

近年來,這樣的故事在祁連山下不斷上演。

70年前,來自五湖四海的新中國建設者們齊聚卓爾山下,古老的祁連腹地孕育出了新生縣城。

而如今,一批又一批的新時代人才隊伍又來到祁連,以青春韶華在祁連大草原上描繪出一幅幅動人的奮斗畫卷。

擊鼓揚帆正當時,迎時聚勢再出發。在縣委、縣政府奮斗努力下、在各方人才耕耘下,祁連縣必將迎風而起、乘勢而上,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現代化新祁連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作者:拉欠吉)

[責任編輯:宋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