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活基層微治理“強引擎”,更快更精準回應人民群眾訴求,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積極推動“后陳經驗”向城市社區延伸拓展,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共治新模式。
以黨建引領為“火車頭”,選出好班子。黨建引領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基層治理專業化改革關鍵在于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一是強化黨組織全覆蓋建設,發動核心班子力量。金東區建立區-鎮(街)-社區-小區四級管理體系,完善黨建引領運行框架。大力推動治理重心下沉,持續優化小區黨組織建設,從居民黨員骨干、退休干部等群體中挖掘和培育黨支部成員,形成緊密團結、服務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二是嚴格業委會準入機制,實行多級聯審。加強業委會選舉工作的流程指導,通過社區審核、街道考察、部門聯審的全過程把關,摸排出“講政治,有公心,有能力”的業委會成員人選。三是推動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化,保障公共收益合理使用。黨支部和業委會共同推動建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通過嚴格的財務審計和公示流程,厘清小區“資源、資產和資金”三張清單。
以多元協商為“助推器”,制定好機制。多元響應、多方聯動是促進民主參與,推動社區發展的重要實踐。一是形成三方協同議事機制,搭建社區服務平臺。在各小區推行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月碰頭、季研判”的議事機制,制定“搜集-會商-公開-執行-辦結”五步議事法。二是鞏固網格化管理模式,打通基層治理“全鏈條”。橫向深化線上黨群“大聯動、微治理”,縱向構建“社區-小區-網格-樓道(單元)”四級組織覆蓋網,在各小區設立“小區專員”,做到“三必訪,三必到”,了解社情民意,回應群眾關切。三是實施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暢通問題反饋解決渠道。針對業委會換屆、選聘更換物業、公共設施維修改造等重大事項,全面推行小區事務“五議兩公開”機制,廣泛聽取業主意見并進行充分討論,確保重大事項的決策具有代表性和民主性。
以人民群眾為“主人翁”,組建好隊伍。群眾是基層治理的最基本元素,只有深刻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不斷激活群眾參與的內生動力,發揮群眾隊伍的力量,才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一是搭建溝通新平臺,達成社區治理共識。定期組織居民代表大會、業主委員會會議、社區事務聽證會等,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二是強化微群體系,形成全員在線社區聯系網。通過“網格化+微信群”服務管理模式,形成全面輻射、上下互通、即時響應的小區微信群,增強群眾歸屬感和凝聚力,做到“眾人的事由眾人來商量”。三是激活群眾社團,創新打造“小巷隊伍”。金東區打造嫂子幫幫團、銀齡智囊團、紅色管家服務隊等社團,推動多元社會主體參與社區公共服務,利用線上線下平臺加強資源互通,凝聚合力,實現服務者與被服務者功能互促、角色互融,健全多元參與、共治共享的長效機制。
以清廉社區為“新藍圖”,構建好品牌。樹立清廉社區品牌旨在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促進社區環境的公平、公開、透明。一是開展清廉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抓牢黨建引領的主線,加強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實現企業文化與黨建、清廉建設文化同頻共振,為企業紓困解難,提高企業歸屬感和幸福感。二是成立專門監督主體,推進陽光治理。在小巷監事隊伍的基礎上積極引入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專業人員,打造社區事務監督小組,對公共收益使用和重大民生事項進行監督,以清廉社區建設助力基層治理效能提升。三是宣傳廉潔文化,合力營造清朗社風。黨建引領業委會、物業公司和小區居民骨干充分發揮基層陣地資源優勢,推動廉潔理念融入基層治理。依托社區多樣化的設施場所,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開展特色清廉主題活動,讓社區居民在潤物細無聲中感受廉潔文化的熏陶,促進以廉為鏡、以廉修身、以廉聚力、以廉興業,凝聚社區治理的新勢能。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多湖街道辦事處選調生 陳欣怡 朱英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