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穩則國家安。群眾工作可以說是基層工作的全部,或直接,或間接,主要任務就是團結、教育、引導、協調、服務廣大群眾。增強群眾工作能力是我們基層公務員不斷追求的立身之技,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筆者通過在長沙市委黨校中青年干部秋季班的學習,對如何做好群眾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就是要把握好“宜”和“慎”的分寸,在溝通交流、號召動員、工作協調、解決問題、凝心聚力等方面講究方法,爭取群眾的廣泛認同和支持。
宜俯身傾耳,慎勿好為人師。公務員作為基層工作的執行者,面對基層群眾生產生活的繁雜事務,應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因為群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對自己的事情有著最深刻的理解。我們只有以俯身傾耳的姿態,悉心傾聽群眾的聲音,甚至拜群眾為師,從他們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走進群眾的內心世界,讓群眾感受到我們的真誠與關切。這樣,我們在開展工作時才能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同和有力支持,為基層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宜秉持平等,慎避頤指氣使。新時代的公務員肩負著為人民服務的重任,必須堅決摒棄官本位的陳腐思想。以平等的姿態與群眾傾心交談,是贏得群眾信任的關鍵。平等意味著尊重每一位群眾的人格和權利,不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而有所區別對待。當我們以真心實意與群眾締結深厚友誼時,群眾會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從而敞開心扉,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傾訴。相反,如果我們擺高姿態,盛氣凌人,就會讓群眾產生抵觸情緒,敬而遠之。這樣不僅無法開展有效的群眾工作,還會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只有秉持平等的理念,與群眾平等交流、平等互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干群關系,推動群眾工作的順利進行。
宜講述小理,慎空談大論。擅長講述小道理的干部,就像一位貼心的鄰居,用生活中的小事和身邊的例子,將政策和道理娓娓道來,讓群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和啟發。這樣的干部在群眾心中樹立了接地氣、尚務實的良好形象,使群眾感受到我們的貼心與溫暖。例如,在宣傳環保政策時,我們可以用村里某個池塘因污染而變得臭氣熏天的例子,讓群眾深刻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
宜聚焦實事,慎空談言語。群眾最注重實際,他們關心的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在開展群眾工作時,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的宣傳,而要將精力放在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上。只有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筑牢黨和群眾之間的情感紐帶。
宜因人而異,慎自說自話。在群眾思想工作中,精準洞察群眾心理是至關重要的。每個群眾都有自己的訴求、喜好和顧慮,我們不能用同樣的方式和話語去對待每一個人。只有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交流,讓每一位群眾都能感受到我們的關懷與重視。例如,對于年紀較大的群眾,我們可以用溫和、耐心的語氣與他們交流,講述一些過去的故事,讓他們在回憶中感受到溫暖;對于年輕的群眾,我們可以采用時尚、活潑的語言,與他們分享一些新鮮的事物,激發他們的興趣。同時,針對不同個體,我們還應靈活調整說話方式與內容,使我們的話語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宜率先垂范,慎苛求于人。公職人員在群眾工作中起著引領示范的作用,凡是需要群眾參與的事情,我們理應率先行動。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理直氣壯地要求群眾去做。如果我們只是空喊口號,而自己卻不付諸行動,那么群眾就會對我們產生懷疑,工作也難以取得實效。
宜充分籌備,慎倉促上陣。在解決具體問題之前,充分的籌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從多元視角深入調研問題的詳情,包括涉事群眾的家庭狀況、社會關系、心理狀態等諸多方面,全面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與群眾溝通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同時,預先進行全面研判,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確保思想工作精準有力,一蹴而就。如果毫無準備,倉促上陣,就容易陷入交流困境,導致工作難以取得預期效果,甚至會引發群眾的不滿和抵觸情緒。
宜言行一致,慎只說不做。群眾評判干部的標準是言行一致。在動員群眾時,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的號召上,而要邊動員邊付諸行動,以實干彰顯決心。只有通過實際行動,讓群眾看到我們的努力和付出,他們才會踴躍參與,攜手共促事成。反之,如果只是久說無為,讓群眾看到我們的空洞承諾和不作為,就會導致人心惶惶,質疑聲四起,工作也會事倍功半。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以實際行動樹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做到言出必行,行之必果。
宜剛柔并濟,慎剛猛無度。多數群眾質樸善良,但也存在個別違法違規不聽勸誡。在面對這些情況時,我們需要剛柔相濟,根據具體情況審時度勢,靈活運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在保持原則的基礎上,展現出一定的柔性和耐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逐步化解矛盾,掌控局面,直至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樣既能體現我們的公正和威嚴,又能展現出我們的人文關懷,是在復雜群眾工作中靈活應變的智慧體現。
宜闡釋緣由,慎只講政策。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只強調政策而不闡明緣由,群眾雖然可能暫時遵從,但由于不了解政策的背后意義,難免會在私下產生抱怨和不滿。這樣不僅會影響政策的執行效果,還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我們在執行政策時,要耐心地向群眾闡釋政策的緣由,讓他們明白政策的目的和意義,以理服人,減少政策推行的阻力。只有讓群眾真正理解了政策的內涵,他們才會自覺地配合政策的執行,做到事妥情安。
宜羅列事實,慎空泛推斷。在與群眾交流溝通時,我們要以直觀鮮活、感染力強的事實為依據,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話語更具可信度,避免過度依賴邏輯推理。因為邏輯推理往往容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誤區,而群眾卻可能并不認同。例如,在宣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果時,我們可以展示具體的建設項目、受益群眾的照片和視頻等事實,讓群眾親眼看到我們的工作成效,從而更加信任我們。如果只是空洞地講述一些數據和理論,很難讓群眾產生共鳴和認同。
宜順應人性,慎強索高尚。我們常常對群眾寄予高尚的期望,并大力倡導他們去做一些事情。然而,事實往往并不如我們所愿,要求越高,落實起來就越困難。在群眾工作中要尊重人性的特點,根據群眾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不能一味地強求群眾達到過高的標準,而要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引導群眾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宜護民權益,慎空談奉獻。群眾愿意參與公益和公共事務,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他們的善良和責任感的體現。作為基層公務人員,我們要將維護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切實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該給予群眾的利益要足額給予,該守護的權益要全力守護,讓群眾感受到我們是在為他們謀利益、辦實事。只有筑牢群眾信賴的根基,我們在動員群眾時才能一呼百應,共同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如果只是空談奉獻,而不實際行動,群眾就會對我們產生懷疑,工作也難以取得實效。
宜掌控節奏,慎急于求成。部分群眾工作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急于求成,強行干預,可能會適得其反,引發更多的矛盾和問題。在處理重大問題時,我們要把握恰到好處的節奏,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能拖沓延誤,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工作的進度和方式,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宜民主商議,慎指令包辦。干部直接指令群眾雖然簡便高效,但效果未必理想。對于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我們應該讓群眾參與到決策過程中,讓他們在聽聞、討論、思考中深化認識,凝聚共識。真理越辯越明,通過民主商議,我們可以讓群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本質和利弊,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如果群眾難以達成主流共識,我們就需要審慎斟酌這項工作推進的必要性,避免盲目決策給群眾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在群眾工作中,民主商議是一種重要的原則和方法,我們要積極踐行,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宜培育骨干,慎孤軍奮戰。“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群眾工作中,我們要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以群眾的智慧來化解群眾的問題,以群眾的引領帶動群眾的前行。多數群眾具有從眾心理,當有先鋒引領示范時,眾人會自然地響應和追隨。因此,我們要緊密團結群體中的黨員、代表、鄉賢等骨干力量,先獲得他們的認可和支持,再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引導群眾,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培育骨干,我們能夠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更好地推動群眾工作的開展。
(長沙市委黨校第64期中青班學員、寧鄉市煤炭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