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云南省大理市認真落實就業優先戰略,著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強化黨建引領,組建黨員先鋒隊,以“暖心人社”“一技促就業”“幸福驛站”等為抓手,持續踏萬家門、助千家企、解百姓難,讓近七成農村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民宿管家為客人沖咖啡。
“暖心人社”踏萬家門。人社部門打造“安心樂業·暖心人社”黨建品牌,評選9個黨員先鋒崗、20名“人社之星”,帶頭用“鐵腳板”走基層落實就業工作。到農村摸底統計農村勞動力技能水平、就業情況等信息,有針對性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到13個鄉鎮、街道舉辦現場招聘會,召開務工返鄉人員座談會、書記院壩會,開展就業創業工作專題調研14次,傾聽基層困難,現場研究辦公,幫助研究解決實際困難15個。打造“就業集市”“就業夜市”“就業早市”等特色就業服務品牌,累計收集市內外600余個用人單位崗位信息,精準匹配求職信息。目前,全市農村勞動力21萬人,實現轉移就業16.57萬人,其中就地就近就業14.81萬人。
“就業夜市”現場。
“一技促就業”助千家企。隨著大理旅游熱度不斷攀升,大理市民宿業快速發展,全市旅游民宿客棧達7000多家,一個新職業——民宿管家也悄然興起,并逐漸壯大。為順應旅游市場需求變化,大理市圍繞“一技促就業”,由市旅游民宿行業黨委牽頭,常態化開展旅游企業、民宿客棧等從業人員服務能力和職業素質提升技能等級培訓,重點培育“大理白族扎染技師”“大理民宿客棧管家”2個省級勞務品牌以及“大理金花家政”“大理牧工”“大理洱海護工”3個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勞務品牌,為旅游服務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5個勞務品牌共提供固定崗位實現就業5.9萬人、帶動就業21.9萬人,實現從業人員務工增收26.35億元,品牌經濟規模近60億元。
大理·城市幸福驛站。
“幸福驛站”解百姓難。作為全省首批認定的11家“云南省就業‘幸福里’社區”之一,“大理·城市幸福驛站”聚焦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實際,以黨建引領、國企運營、市場化運作的模式,聯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組建新型勞務公司,租賃盤活閑置場地等低效國有集體資產,通過搭建“管家式”勞務平臺,“組織化”地把零散務工人員和企業用工需求有效對接,讓群眾實現從四處打工到家門口就業的轉變。目前,“大理·城市幸福驛站”已與省內外100余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與500余家企業、協會商會達成合作意向,共收集2.5萬個就業崗位,將洱海魚類生態調控捕撈、洱海衛士、蒼山衛士、生態綠色農業種植等散弱務工形態聚合,已實現組織化派工2萬余人次。(大理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