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強調,抓實流動黨員日常教育管理,激勵流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是共產黨員始終不變的政治本色。流動黨員作為黨員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其連接異地和家鄉的獨特優勢,在流動中彰顯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
流動黨員在外謀生發展,享受他鄉資源、機遇與服務,理應全心全意助力當地發展。黨組織作為推動流動黨員融入他鄉、奉獻他鄉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要落實好管理責任,摸清流動黨員的分布、數量和流向,及時擴大組織工作覆蓋,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線上教育,順應時代發展變化優化管理方式,讓他們“有學”更“有家”。引導流動黨員及時向流入地報到,結合自身特長持續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督促他們主動亮身份、作表率、當先鋒,助力基層治理。
用心用情服務在外父老鄉親,既是應有之舉、更是應行之義。奔波在外、漂泊異鄉,最希望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期盼得到“家里人”的幫助和支持。要全面提升黨組織服務功能,增強流動黨員歸屬感,提升凝聚力和戰斗力。立足實際幫助流動黨員黨組織解決活動場所、學習資料、教育設施等問題,打造服務鄉親的橋頭堡、主陣地,搭建交流平臺,引導流動黨員當好政策“宣傳員”、致富“信息員”、創業“示范員”和矛盾“調解員”,努力幫助在外鄉親解決急難愁盼、探索致富渠道、維護自身利益。
流動黨員是流動的旗幟,更是流動的資源、技術和財富,要主動穿針引線,推動他們反哺家鄉、回饋桑梓。如同高飛的風箏,細長絲線那頭連接著的是家鄉無私的保障和深切的期盼,“家里人”要發揮好“鄉土情誼”的情感紐帶作用,切實激發流動黨員回鄉建設的干事熱情。定期通報家鄉發展建設情況,多傾聽意見和建議,適時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的流動黨員返鄉參加項目建設,了解產業發展情況,向他們宣傳家鄉各類優惠政策,引導他們為家鄉建設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