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慧芳、游深鋮(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三個更加注重”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針對性與實效性,并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考察福建時再次強調,“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為新征程上繼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指明了正確方向。我們必須深刻體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改革信心,以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主動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譜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絢麗華章,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一、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匯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合力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改革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講求科學方法。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創新對產業創新的促進作用愈加明顯,依托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極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產業與競爭賽道發生轉換。只有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以賦能產業創新,才能提升改革的整體效應,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與制度保障。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改革需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加強科技創新改革舉措與產業創新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匯聚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強大合力。一是重視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深度融合的改革部署。在推動深度融合的實踐中,需要綜合考慮影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各類因素,尤其要聚焦“深度融合”的改革任務。在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關聯性的同時,明確其在整個改革部署中的定位,增強改革部署的系統性。二是堅持整體推進,發揮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改革整體效應。推動二者深度融合作為一項整體性改革任務,既要避免“分解謬誤”,忽視科技創新改革和產業創新改革的內在聯系而將其簡單地一分為二,又要防止“合成謬誤”,避免因機械組合科技創新或產業創新等局部合理的改革舉措而造成的負面效應。三是注重協同發展,加快形成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改革合力。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善于發揮法治在排除深度融合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同時協調各方利益訴求,把科技創新改革的力度、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的效度與產業創新發展的速度統一起來。
二、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針對性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堵點
問題是時代的口號,反映了時代的聲音。經過新時代以來的接續奮斗,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但在深度融合的要素支撐、環節銜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出現上述短板的重要癥結就在于我國尚未形成同現代化產業體系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創新鏈條上存在諸多體制機制障礙。例如,“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體制機制尚未暢通、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尚未健全、競爭性支持與穩定性支持相結合的基礎研究投入機制尚不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有待深化,等等。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體制改革仍然任重道遠,需要以更加昂揚的奮斗精神、更加堅定的必勝信念扎實推進。
問題清單又是改革清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堵點,其復雜程度、艱巨程度前所未有。這就要求我們既重視兩點論,又突出重點論,抓住主要矛盾,優先解決阻礙深度融合的堵點問題,著力破除制約深度融合的思想觀念束縛與體制機制障礙。一是開展調查、發現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大膽探索,緊緊圍繞當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開展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聚焦科技創新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在認真調查中發現深度融合的薄弱環節。二是深入本質、研究問題。對于深度融合堵點問題的理解不能停留于表面,而需要深入本質,分析堵點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在深入研究中明確阻礙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障礙。三是找準問題、精準施策。在前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面臨的重大問題、關鍵問題、突出問題,下大功夫研究破題思路,找準破解問題的實招、硬招、妙招,在靶向施策中保證改革精準對接打通深度融合的堵點所需。
三、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效性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效能
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針對性,歸根結底是為了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提高改革的實效性,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讓改革成果切切實實惠及全體人民。當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效能尚未得到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成果還不能很好地轉化為規模化產業。這就要求我們以思想觀念的轉換引領融合方式的變革,以體制機制的改革推動融合效能的提升,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切實成效。
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效能的改革需要更加注重改革實效,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保證改革成效。對于深度融合的改革方案設計需要統籌部署、一體推進,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執行機制,強化跟蹤問效以防止形式主義,推動改革舉措落實到位,轉化為深度融合的效能。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提高改革成效。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改革需要把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推動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又更好發揮有為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優化深度融合的公共基礎設施與政策環境,切實提高融合改革成效。三是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增進人民福祉。推動深度融合的改革需要兼顧效率和公平,既要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提高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的效率,同時又要注重深度融合的社會效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公平享有改革紅利。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項目“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礎理論研究”(22VRC108)的階段性成果)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