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如同一聲響亮的號角,吹響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結號。這份《決定》不僅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更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確保改革的每一步都“聲聲有應”,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傾聽民聲,確保改革“有的放矢”。改革從來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精準施策、有的放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要求我們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傾聽民聲、了解民情、順應民意。只有真正走進群眾中去,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才能找到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一線,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切實掌握群眾的需求和期盼。要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拓寬民意收集渠道,確保改革決策更加科學、民主。同時,還要注重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的作用,通過提案、建議等方式,將群眾的意愿和訴求反映到改革決策中去。只有這樣,改革才能更加接地氣、更加符合實際,才能確保改革舉措真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回應關切,實現改革“件件落實”。改革的目的,是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各項改革舉措,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個領域,每一項都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回應關切、解決問題,確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要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措施,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間節點,確保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同時,還要加強督促檢查,對改革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確保改革任務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激發活力,推動改革“人人參與”。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努力。要尊重和發揮群眾首創精神,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要求我們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激發活力、凝聚共識,形成推動改革的強大合力。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學習改革精神、宣傳改革政策、參與改革實踐。要尊重群眾主體地位,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讓群眾在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參與感、成就感。同時,還要加強輿論引導,營造良好氛圍,讓全社會都關心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共同推動改革不斷向前發展。
共享成果,確保改革“步步為贏”。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各項改革舉措,都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共享成果、增進福祉,確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全體人民。廣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共享發展理念,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還要注重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作者:謝國輝)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