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典型經驗 > 正文

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奮力譜寫全市開發區模范樣板新篇章

向新向綠,堅持以“一意見四辦法”為總指引,拿出“干就干到最好”的最佳狀態、“做就做到極致”的最實作風、“站就站到排頭”的最高追求,干出模范樣板該有的樣子;

向新向綠,堅持以精準產業定位為主攻方向,著力培育發展以高端裝備制造為核心的新能源裝備制造、汽車裝備制造、儲能裝備制造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向新向綠,堅持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環境創優組合拳,運達風電、明瑞負極、吉利汽車等一批行業頭部企業,紛紛落戶。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的新征程中,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交出了一份這樣的答卷:連續兩年在全省同類開發區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在市委五屆八次全會上被確定為全市開發區模范樣板。

精準定位 在不斷突破中實現升級再造

襄汾是傳統工業大縣,是山西重要的鋼鐵焦化基地,鋼焦企業產值一度占全縣工業總產值七成以上。開發區內的煤焦鋼企業產值占全區總產值的比例一度保持在95%左右。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和生態環保的收緊,區內萬鑫達焦化、悅安達、龍智能源3家企業政策性關停,星原鋼鐵、新金山特鋼等企業相繼退出,全區工業經濟面臨“轉型陣痛”。

如何找到產業轉型的突破,如何適應發展的新要求,定位產業發展的新目標,匯聚起向新向綠的強大動能,發揮開發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主引擎、主陣地作用,成為開發區上下不斷探索的核心要義。

緊跟省委省政府打造開發區建設的升級版部署,突出市委、市政府沿汾板塊產業發展定位要求,騰籠換鳥,從初期的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三新”產業1.0版發力,逐步細分賽道,清晰發展方向,到現如今的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核心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鏈、汽車裝備產業鏈、儲能裝備產業鏈“一核三鏈”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的3.0版,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定位由面到點不斷在突破中實現著升級再造。

系統集成 在不斷突破中凝聚強大合力

定位的精細化帶來共識的不斷躍升,推動了行動力的不斷自覺。

下好招商引資“先手棋”。積極搶抓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產業轉移機遇,緊緊圍繞“一核三鏈”產業發展定位,用活用好“政府+鏈主+園區”招商模式,把“愛臨汾·贏未來”轉化為“同襄約、共襄贏”的實踐行動,深入開展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著力提升招商引資的精準度、系統性和成功率。2023年以來,開展外出招商40余次,成功簽約了運達風電、紫辰星儲能、明瑞負極、雙旭機器人、芯科聯芯片驅動LED模組、吉利新能源商用車等16個含綠量、含金量、含新量高的重點項目,簽約額近150億元。目前,在談項目10余個,鈣鈦礦中試線、高端智能農業裝備、襄紙小鎮等3個項目已達成初步簽約意向,擬簽約額70億元,全區新興產業加快布局。

打好項目建設“主動仗”。以去冬今春接續實施的全縣兩批工業轉型五大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為牽引,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導向,切實用好“四個一”項目專班包聯和項目建設全鏈條貫通機制,緊抓施工“黃金期”、奮力拉滿“進度條”,開足馬力、大上快干,探索形成了從簽約到開工45天、從開工到投產180天的“標準地+項目”運達模式和從簽約到開工投產90天的“標準化廠房+項目”芯科聯模式,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今年8月份,運達風電、雙旭機器人、紫辰星儲能、芯科聯芯片驅動LED模組、西美創新固體飲料五大重點項目集中投產,總投資66.2億元,可實現年產值123億元,年納稅5.9億元,直接安排就業1140余人。國林碳匯、誠榮裝備、明瑞負極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項目數量占工業項目的比重由2023年10月的10%上升為35%,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系統性重構。

強化營商環境“保障力”。在提升園區“硬”環境和“軟”實力上同步發力。建成園區道路10.96公里,同步完成雨水、通訊、電力等地下配套管網建設;建成標準化廠房22.75萬平方米,多層標準化廠房啟動建設,廠房使用率100%;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建成污水處理廠1座;供水、供熱項目有序推進,園區九通一平、景觀綠化水平全面提升。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完成省市縣三級經濟管理權限290項并開通了相關審批平臺,健全了三項集成改革體制機制;全面完成10項區域評價,儲備土地1000余畝,累計出讓標準地1270余畝;探索建立的項目建設“六位一體服務大平臺”,變“局部行動”為“系統作戰”,被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各級開發區推廣。目前,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可實行承諾制的項目均按照“承諾制”辦理,入駐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項目均實行“全代辦”服務,新增工業用地全部以“標準地”形式出讓。

久久為功 在不斷突破中創造嶄新篇章

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堅強毅力和自覺擔當,堅定推進以道路定框架、以畝產論英雄、以項目破機制,把實干融入常態,用創新激發活力,瞄準未來、注重當下、相信相信的力量,打開襄汾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

向“新”而為,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堅持招商跟著產業發展定位走,全面強化圖譜化、鏈主化、集群化精準招商,培育一批產業鏈完整、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加快布局龍頭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形成“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產業鏈”的良性循環。堅持用好“四個一”項目專班包聯機制,強化項目謀劃、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全流程管理、全周期服務,推動簽約項目早落地、在建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

向“優”而行,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和營商環境。加快推動路網工程、標準化廠房、中水回用工程、供水供熱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按時按序、保質保量完工投用。持續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主動爭取更多省市經濟管理權限,真正實現“區內事區內辦、辦事不出區”。在資金支持、土地保障、項目審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為項目招引和落地提供要素支撐,形成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跟著項目走的工作格局。

向“高”而攀,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和人才支撐。加強企業、資本、人才、物流等要素的支撐力,全力培育一批“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依托運達風電、明瑞負極、芯科聯等科技創新型企業,帶動園區企業建設各具特色的創新創業共同體,組織開展各類科技成果孵化和創新創業培育。依托中國科學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北大學、山西電子科技學院等高校院所,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搭建技術研發與服務結合的創新平臺。加大引才留才用才力度,形成人人參與創新、人人都要創新、人人都能創新的良好氛圍。(臨汾日報全媒體記者 衛博 王德政 郭海琪)

[責任編輯:李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