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只有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主心骨”作用,不斷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才能團結帶領群眾奔向幸福新生活,把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鍛強組織領航“紅色車頭”。組織興則鄉村興,組織強則鄉村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農村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鄉村全面振興才能蹄疾步穩。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厚植鄉村全面振興組織根基,順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把黨的組織、黨的工作覆蓋到合作社、農場、基地、群眾組織中,探索跨村聯建、村企聯建、村社聯建、融合共建等多種形式,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向新興領域和薄弱環節延伸,在農村各項工作中領航前行,讓群眾隨時都能見到黨組織、處處都能找到黨員干部,真切感受到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的強大動能。
鋪穩先鋒領路“紅色軌道”。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要持續選優育強村干部隊伍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完善梯次化后備人才培養機制,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擴寬選拔渠道,注重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本土大學生、退役軍人中選拔培養村“兩委”干部,鍛造一支過得硬、上得陣的堅強力量,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雁陣效應”。出臺更多支持“新農人”返鄉創業的好政策,打造更多學習成長的好平臺,鼓勵人才“第一資源”回流,讓愿意扎根鄉村、回報鄉村的人才留得安心、更有信心。積極探索采取“候鳥式專家”“周末工程師”“假日專家”等方式,靶向引進高素質急需人才,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激活產業領跑“紅色引擎”。產業興則鄉村興。“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因地制宜找準發展“坐標”,基于一方水土,開發特色資源,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村民變股東,促進鄉村產業集聚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讓百姓錢袋子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紅火。同時也要注意守住底線,警惕盲目跟風式建設“網紅打卡地”,防止鄉村資源錯配和浪費,努力讓“生態優勢”變成可持續增長的“民生福利”,推動鄉村發展之路不偏不倚、行穩致遠。(作者:曲奇 宋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