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黨員是黨員隊伍中寶貴的資源,扎實做好流動黨員的留育管用工作,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加減乘”三則運算為法,讓流動黨員在異地暖心、安心,更與組織連心,有家有位的同時更有為。
做好加法,給予流動黨員“組織溫度”。城鎮化進程加速了人口的流動,流動黨員的數量日益增加。組織的暖心加法是聯結流動黨員的關鍵牽引。整合現有的陣地優勢和社會資源,打造多樣化、便捷化、精細化的服務平臺,幫助解決流動黨員醫療住房、戶口申報等“急難愁盼”問題;以網格連心為基礎,常態化開展“紅色家訪”等交心談心活動,及時了解流動黨員的思想動態;抑或是依托當地的產業優勢和教學資源,搭建“職工夜校”等學習平臺,推動實現流動黨員更好就業,都能讓流動黨員真切感受到“第二故鄉”的溫暖關懷,切實提升“異地有家”的歸屬感。同時,做好結對聯系工作,定期對離鄉在外的流動黨員關心關懷,了解其在異鄉的工作生活,在政治生日、節假日等特殊時間節點送上祝福,給予他們“離鄉不離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做好減法,答好流動黨員“管理難題”。“隱形黨員”“口袋黨員”“失聯黨員”的現象依舊存在,如何破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題,實現有效納管,需要組織做好減法,多措并舉消除阻礙流動黨員隊伍建設的不利因素。利用已有的融媒體矩陣,多渠道多形式發布《流動黨員 歡迎回家》等“家書”,打通流動黨員找不到組織的堵點,實現流動黨員和組織的雙向找尋與雙向奔赴;企業、村社同步發力,組建流動黨員排查專班,以“電話詢問+上門核查”雙重保障摸清底數,數字賦能為流動黨員精準建表建冊,動態更新,解決流動黨員管理“夠不著”的痛點,讓流動黨員“流而有數”;立足流動黨員實際情況,創新黨課形式,打造“鄉音黨課”等多彩課程,線上線下結合開展組織送學,克服學習跟不上的難點,讓流動黨員真正實現“流動不流學”。
做好乘法,激活流動黨員“紅色引擎”。一名流動黨員就是一股流動的紅色力量,充分釋放流動黨員先鋒模范的“乘法效應”,讓流動黨員“有位更有為”。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的“鄉情優勢”,緊貼流動黨員的個人特長和職業特點,讓流動黨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化身民情收集員、政策宣講員、矛盾調解員,依托“以新帶新、以新管新、以新治新”的治理機制,推動構建共建共享的多元共治格局,凝聚基層治理合力;講好流動黨員的紅色故事,擴大宣傳效應,鼓勵更多在外的流動黨員、人才返鄉有為,奮力打造當地招商引資、招賢納士的營商環境金名片。
(浙江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李圣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