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余市渝水區嚴抓屬地護路聯防管理責任,積極配合鐵路部門,綜合運用注重資源共享除隱患、注重聯勤聯動護平安、注重信息互通清底數等舉措,扎實推進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注重資源共享除隱患。為更好地開展鐵路護路聯防工作,選擇靠近鐵路行政村委的鄉鎮和重點村委建立鐵路護路聯合工作站,由鐵路車間班組、鐵路派出所、鎮、村四級負責人組成聯合工作站成員,區、鎮、村三級成立護路聯防組織機構,實現路地有辦公、議事場所,資源共享,促進交流,打造路地護路連線橋梁。制定考核機制和管理辦法,形成“區護路辦統籌,鄉鎮、村護路辦(聯合工作站)分級管理”齊抓共管鐵路護路聯防工作的工作格局。縱向融合區、鄉(鎮)、村三級矛盾糾紛人民調解組織,橫向融合區綜治中心等平臺,堅持治安形勢分析到位、隱患處置到位。
注重聯勤聯動護平安。聘用鐵路沿線附近村民、鐵路專職護路隊員為鐵路護路志愿者,定期聯合鐵路派出所和鐵路專職護路隊員開展崗位練兵和巡邏排查活動。不斷創新鐵路護路巡防模式,護路志愿者根據網格劃分,聯合專職護路聯防隊員包段包片開展鐵路巡邏工作,確保“發現早、上報快、處置好”,建立起無縫隙護路保障。通過召開會議及舉辦培訓班形式組織基層護路干部和志愿者開展業務培訓,提升鐵路護路工作人員線路巡查、設備維護、應急救援工作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嚴格落實重點時期“路、地、警”聯勤聯動機制,堅持以鐵路站區及沿線安保為重點,暢通路地公安、成員單位溝通協作機制,實現問題聯調聯治。與大牲畜養殖戶、學校、“五殘”人員監護人、廢舊金屬收購站店主簽訂安全協議, 實行包保管控。
注重信息互通清底數。開展線上交流與地域管控結合,形成區、鄉、村三級護路聯防組織、成員單位和鐵路各車間班組、鐵路公安聯絡網,無縫對接,推送案事件信息,線上交流,實地指導,暢通溝通渠道。加強對各類危及行車安全、涉路矛盾糾紛等問題的線上溝通,做到信息互通、路地視頻監控資源共享,及時掌握隱患和薄弱環節,研究解決措施,遇有重大情況及時啟動應急響應。以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依托,由法律服務工作者坐班現場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鄉鎮配有專職司法工作人員,村設置智能法律服務終端設備提供線上法律咨詢,并公開“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扎實做好鐵路沿線群眾相關法律咨詢和服務工作。加強與交通、氣象、消防、應急及鐵路車間班組等相關部門聯系,及時掌握汛情等突發動態,強化信息報送,及時研判處置。(新余市渝水區護路辦 習梅芳)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