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征程上,人才是關鍵因素。近年來,一些農村面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又要面對鄉土人才不愿留、外地人才不愿來的窘境。因此,要推動農村高質量發展,破解鄉村人才振興難題勢在必行。
夯實發展基礎。要大力推進“事業留人”,認真分析村情民情,摸清本土人才紛紛外出“奔前程”、返鄉人才創業難的主要原因,找準人才與事業的結合點,舍得投入真金白銀,筑牢人才干事創業平臺,改善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比如,加大對“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政策扶持力度,科學規劃發展藍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吸引各類人才投身到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當中來,以產業集聚人才,通過人才助推產業興旺。要大力推進“雙招雙引”,穩步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農業機械運用、農業科技推廣、土地流轉等工作,有序推出一批惠及廣大群眾又富有發展潛力的招商引資項目,并同步開展招才引智和本土人才培養工作,壯大鄉村人才隊伍。
創新培養機制。要善于激活人才“雁陣效應”,精準發現識別那些在農村長期發展過程中培育出來的“土專家”“田秀才”,引導他們用好一技之長,發揮“帶人”“帶富”作用,推動鄉土人才培養和相關產業規模化、特色化發展。比如,通過當地特色水果種植能手的“傳幫帶”,讓更多的人了解掌握適宜當地的種植“秘笈”,帶動特色水果種植連片發展,形成由點擴面的產業集群。要推行以戰代練模式,把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有效解決農村群眾參加集中培訓學習難的問題,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增強群眾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學習成果的轉化和拓展,并通過實戰檢驗培訓成效,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強化作用發揮。要做優服務保障,把鄉土人才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統籌村級集體經濟部分收益資金,爭取社會力量支持,建立鄉村人才基金,專項用于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為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服務保障等提供支撐。要健全激勵機制,建立鄉土人才推薦、評選、使用等機制,對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的,經年度綜合評價合格后給予一定的獎勵。把作用發揮情況作為人才效益評價主要依據,對引進人才設置特別貢獻獎,并切實解決好人才就醫、子女就學等問題,免除人才后顧之憂。要推動觀念轉變,破除一些鄉土人才“安于現狀”“小富即安”“技不外傳”等思想,引導他們主動融入鄉村建設大潮之中建功立業。建立引進人才管理制度,破解基層對引進人才不會管、不敢管、管不好等問題,推動“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委組織部 余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