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映江南,治水攻堅正當時。近年來,浙江省在黑臭水體整治中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區域仍存在雨污分流不徹底、污水處理設施不達標等問題。為破解這些治理難題,浙江積極落實“污水零直排”、河長制等措施,全力推動水質改善。
立足“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系統治水繪就宜居江南。浙江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推進黑臭水體整治。根據國家政策,浙江明確了黑臭水體整治的具體指標,落實“河長制”,建立長效機制,為水體整治提供了堅實保障。然而,治理并非一帆風順,部分地區在黑臭水體整治過程中依舊存在如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徹底等問題。面對這些難題,浙江省提出并推行了“污水零直排”工程,確保每條河道的排污口得到有效治理,污水處理廠進一步提升工藝與管理水平,為百姓帶來干凈的水環境。廣大黨員干部應以堅定的信念投入到治水事業中,不畏艱難、不計得失,以實際行動為人民謀幸福、為江南留清水。
緊跟“環保督察”的指導要求,迎難而上攻克治理頑疾。近年來,浙江省積極響應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督查反饋,全面聚焦排污治理的薄弱環節,對重點河道、排污口進行全面排查。督察組在反饋中指出,部分城市存在污水處理不達標、部分工廠違規排放等頑疾,這些問題成為群眾反映最強烈、關注最廣泛的民生痛點。浙江省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迅速制定整改措施,對黑臭水體實施分流治理、加大河道清淤、提升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嚴格落實“一河一策”專項整治措施。為了確保治理效果,浙江與環保督察組深度協作,對發現的問題逐一落實整改責任,設立目標節點,定期督查進度,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黑臭水體問題。正是這種“不讓問題沉睡、不讓民意落空”的態度,推動了浙江省生態治理的深入發展。作為一線黨員干部,要以此為楷模,積極查找問題、正視短板,以迎難而上的擔當化解民生難題。
創新“智慧治水”的長效模式,鞏固清水長流治理成果。為鞏固治理成果,浙江省積極探索智慧治水模式,推進水質監控的智能化轉型。通過“智慧河道”系統,實時監測水質情況,提前預警潛在的污染問題,同時與污水處理廠聯網,實現源頭控制、數據共享和動態監管,確保治理工作持之以恒。為落實長效管理,浙江還實施了“美麗浙江”建設綱要,推動基層干部形成“治水+護水”的常態化機制,使治水成效惠及全省人民。廣大黨員干部在實踐中應當保持這種久久為功的韌性,將長效治理與日常監督結合,以實際成效贏得群眾的信任,助力水環境的可持續改善。
深化“綠色工業”的發展路徑,力促生態經濟雙向共贏。環境保護離不開經濟發展的支持,浙江在黑臭水體治理過程中注重經濟與生態平衡,在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同時,不斷探索綠色工業的發展路徑。為實現水污染防治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浙江省出臺了系列政策,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推動工業排放標準的提升。在中央政策的引導下,浙江還不斷強化企業的環保責任意識,通過財政補貼、綠色信貸等方式,扶持企業進行環保改造,讓綠色成為發展的底色。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在推進生態治理過程中做好綠色理念的宣傳員、推動者,將綠色發展的意識根植到企業與群眾的心中,使工業經濟的發展真正轉向高質量、綠色環保的道路。
堅持“生態優先”的治理思維,打造美麗浙江嶄新篇章。從黑臭水體到碧水清流,浙江省的治水歷程是生態治理的一大亮點。今日的成績來之不易,而未來依舊任重道遠。廣大黨員干部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要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以貫之。正如治水一樣,環保事業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續奮斗,也需要黨員干部的堅韌擔當。廣大青年干部要以堅定的信念和勇于實踐的精神,在基層治理中抓實做細,為綠水青山的長存奉獻智慧與力量,讓浙江的美麗畫卷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浙江省東陽市歌山鎮人民政府 王威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