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為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民生福祉的持續改善指明了方向。廣大黨員干部要勇于擔責、敢于創新,在攻堅克難中長本領、出業績,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助力經濟發展,服務保障民生。
法治護航,黨員干部要做民營經濟的“守護者”。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離不開法治的保障。黨員干部要積極投身到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的實踐中去,主動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升法治素養,確保在執法過程中嚴格公正,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同時,還要積極宣傳法治精神,引導民營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
引資穩資,黨員干部要做營商環境的“優化者”。營商環境是吸引外資、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黨員干部要身體力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服務效能和透明度,簡化審批流程,降低企業成本,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外資參與中國經濟建設和發展,讓中國成為全球投資的熱土和創新創業的沃土。
消費升級,黨員干部要做民生福祉的“推動者”。消費升級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體現。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和期盼,通過精準施策,助力中等收入群體增加收入,提升消費能力。要積極培育新型消費業態,激發市場潛力,同時注重消費教育,引導群眾理性消費、綠色消費,讓人民群眾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享受到更多的實惠和便利。
養老托育,黨員干部要做社會事業的“建設者”。養老、托育是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黨員干部要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養老、托育產業的建設中去。要推動相關政策落地見效,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服務質量和安全。同時,還要注重服務模式的創新和服務內容的豐富多樣,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讓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真正構建起全齡友好型社會。
(作者:孫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