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社會治理 > 鄉村治理 > 正文

以“微實事”匯聚“大民生”

民之所盼始終是基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從群眾心心念念的“微”處著手,以“微實事”匯聚成“大民生”,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微服務”促進“大滿足”。鑒于城鄉發展條件的差異,應立足農村實際,以“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為指引,認真分析村情民情,從“微”處著手,做實一件件群眾期盼的小事。針對農村“一老一小”養老托育難題,利用農村閑置資源,遵循“不大拆大建,資源利用最大化”原則,增服務、增設施,打造集養老、托育、休閑、娛樂、學習于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以“微改、微建、微增”托起了“一老一小”滿滿的幸福;針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的問題,開展“微講座”、“微課堂”等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通過抓實這些點點滴滴的“微服務”,不斷匯聚成推動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的磅礴力量,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

“微建設”勾勒“大圖景”。在國家政策、資金的支持下,農村基礎設施得到了顯著改善。但是由于農村點多面廣、情況各異,基礎設施薄弱一直是制約鄉村發展、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操之過急,可以從當前急需的小項目小建設入手,穩步有序推進。在道路建設上,要結合農村生產生活需求,以“方便生活、促進生產”為核心,在符合規劃的基礎上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人居環境整治上,可以從污水處理入手,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收集點,提升農村衛生水平;在綠化美化上,可以動員農戶在房前屋后打造小花園、小菜園等,提高居住美觀度和舒適度,推進綠美鄉村建設;針對農村文化設施匱乏的問題,可以利用村里的閑置房屋或空地,建設農家書屋、文化廣場、非遺傳習所等文化設施,促進農村文化傳承與發展。通過這些“微建設”,讓農村從“住有所居”向“住有所樂”轉變,以“微建設”為筆,勾勒農村發展的“大圖景”。

“微產業”成就“大發展”。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奮斗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要讓群眾富起來。而農村富起來的關鍵,在于產業發展。應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走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打造“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路徑,并根據市場變化及時延鏈補鏈,做強做優富民產業。可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中藥材、水果、鮮花等,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經濟作物。可參考“公司+農戶”模式,把產業鏈上下延伸至牧草種植、奶制品生產加工等領域,拓寬產業發展路子,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切實增加群眾收入。通過這些經營模式,引導群眾主動融入到產業振興中,不斷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鋪就了群眾的“致富路”。(馬劍英)

[責任編輯: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