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過一座又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后,踏云抱雪山,黨旗迎風揚。2023年7月,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阿日扎鎮卡沖村駐村第一書記和2名工作隊員到崗報到。駐村工作1年以來,卡沖村駐村工作隊擔“帶頭人”、當“搭臺人”、做“中間人”,積極推進黨群干群關系、熱心為民服務,因地制宜謀劃發展好點子,得到了鎮村兩級群眾的一致好評。
擔“帶頭人”,黨建引領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到村以后,駐村第一書記石鑫和工作隊開始進村入戶,摸清底數。經了解,阿日扎鎮卡沖村全村共計155戶、694人,卡沖村作為三村,農牧民收入主要靠蟲草采挖、外出務工等,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問題仍顯明顯。
為此,工作隊從抓好黨員教育入手,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從嚴落實落細“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制度,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150余場次,累計覆蓋農牧民群眾6000余人次,用“身邊人”“身邊事”,制宣“節約糧食”“交通安全”“資源再生利用”等主題海報300余張,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累計6次。固定學習日,定期組織村兩委、農牧民黨員進行學習,平時一有空,他們就會給村民們講文化傳承和保護;講野生動物、生態環境的保護;講上學的重要性等等。
“要提高黨員干部黨性覺悟和政治素養不僅要學理論,還要走出去學習新思想、新做法”。工作隊通過充分協調各方資源,組織村“兩委”赴成都市、眉山市、西昌市等地,參觀幸福古村、學習非遺活動的宣傳運營、同當地社區交流學習,組織10名卡沖村黨員、群眾前往眉山市丹棱縣,開展“以工代訓”。推動卡沖村黨支部與四川廣播電視臺黨群工作部黨支部黨建線上線下結對4次。爭取資金12萬元,升級改造黨建陣地。從抓實班子、黨員隊伍到陣地建設,切實加強卡沖村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做“中間人”,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這天,工作隊接到“1376新定居村”反映“井水苦澀的問題”,第一時間對水質進行抽檢,在確認水質沒有問題后,及時協調縣住建局等各方力量,對定居點5處水井和道路進行了維修,解決了定居點村民“吃水”的問題。
不僅如此,截至目前,卡沖村駐村工作隊幫助修繕房屋40余戶,爭取資金4.5萬元,為阿日扎鎮中心校修繕圍墻、道路,增添教學設備8臺,邀請20余名老師到卡沖村中心校開展體育、普通話和英語等各類課程培訓10期,對3名學生進行學業資助。爭取資金8萬元,定期為村民提供米、面、油等物資幫扶,將8戶農戶納入“德吉公益社”,提供公益性崗位10個,解決就業崗位23個,為3名村民送去醫療關懷26萬余元。
卡沖村駐村工作隊通過一系列走進最基層的行動,切實把牧民群眾凝聚到黨支部的周圍。
當“搭臺人”,因地制宜書寫文化產業新貌
“石書記和他的工作隊一有空,就常常跑到這兒來,聽村里老人講關于格薩爾王的傳說。”村支部書記土美說。經了解,石渠縣有很多格薩爾王時期的遺跡,其中就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松格嘛呢石經城—位于阿日扎鎮東南角,在多方考察調研和研究后,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一致認為,探索構建以文化產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產業發展,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說干就干,卡沖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向派員單位、派駐鄉鎮協調溝通,探索構建“鄉鎮黨委+幫扶單位+農戶”的模式,向派員單位省廣播電視局爭取資金28萬余元,幫助成立松格嘛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鎮上占股達51%,以成都、石渠等文化脈絡為背景,打造20米長的彩繪文化墻,依托藏戲、鍋莊等資源保護傳承狀況較好的趨勢,評選30位村民為藏戲、鍋莊演員。協助打造音舞話劇《石經城·將》《祭火映戰云》,跨省、跨縣進行匯演6期。充分發揮黨建聯建、黨員干部聯戶的作用,積極動員致富帶頭人、黨員干部參與其中,通過上掛學習、實操培訓等方式,對融媒體業務骨干、鄉鎮通訊員、村干部等30余人進行宣推培訓,組織卡沖村致富帶頭人到成都學習新媒體運營,其制作的短視頻《“生命之城”松格嘛呢石經城》獲得了9.5萬次播放量,幫助“云端石渠”抖音賬號更新原創作品11條。同時,組織致富帶頭人赴成都向國家級傳承人學習唐卡繪畫技藝,并讓其對20余個村民進行教學,開辦唐卡繪畫課4期,促農增收達50余萬元,聚合力提高阿日扎鎮美譽度,不僅讓村干部干事有了底氣,發展有了信心,干事有了激情,還積極帶動更多人參與了進來。
“石書記和2名工作隊員點子多,辦法多,事事有著落,我相信在他們的帶領和指導下,后期我們一定會打造出有特色、有亮點、有內涵的黨建文化氛圍,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村委會副主任西繞翁姆說。
(生龍青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