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讀書 > 正文

高質量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真善美”——讀王海山博士《U型曲線》一書有感

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視角看,人類發展過程中,區別于其他動物的一個顯著標志并且采取的第一個行動是什么?王海山博士《U型曲線—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一書,給我們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答案,那就是:人類是主動創造生活資料,學會使用和制作生產工具的高級動物。人類從遠古時代就發現,手中工具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是否滿載而歸。 

《U型曲線》一書是機械工業出版社重點出版項目“管理實踐在中國”系列叢書的第一本。本著“世界管理實踐中國化”和“講好中國管理實踐故事”的核心主張,從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美國福坦莫大學聯合培養的DPS金融管理博士項目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博士論文出發,經過深度遴選和市場化改造,將論文二次創作,并將這些生發于行業一線的管理實踐成果和理論應用,形成獨立的管理實踐專著。

《管理實踐在中國》系列叢書前三本書

《U型曲線》一書分四篇九章加前言后記,結構合理、邏輯清晰。從問題的提出,“為什么要進行質量管理?”作為第一篇;如何進行質量管理作為第二篇;再到卓越績效模式作為第三篇;最后一篇為海山博士的知識貢獻“U型曲線”也是第四篇。邏輯是逐漸遞進的,時間軸是由遠及近的,顆粒度是由粗及細的。

第一篇非常有趣。海山博士從“質量”的字源學考證出發,發現古漢語的“質”有“驗證、判斷”之意,“量”在古漢語中有“比較”之意。“物勒工名,以考其誠”。進而考古發現,在中國春秋時期就有產品追溯并考核質量、追究責任的管理制度雛形。從人們賴以生存的“衣、食、住、行”四個維度出發,海山博士在書中,以鮮活的案例(ECCO制鞋、米其林星級餐廳、法國葡萄酒,特斯拉、新加坡航空等),闡述了何為更優質?何為更美味?何為更舒適?何為更便捷?

第二篇為如何進行質量管理。在這篇中,除了介紹西方世界各國質量獎的由來發展以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第4章第3節,德國的質量管理。“德國制造”如何從100年前假冒偽劣的標志,經過30年不懈努力,變成了質量管理的世界標桿。他們做對了什么?什么成就了“德國制造”?今天的德國工業4.0我們應該學習什么?值得讀者耐心閱讀,細細品味。

第三篇卓越績效模式回顧了中國質量管理的引進、吸收、消化的過程。自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在政府的倡導和推動下,國內企業引進和實施TQM(全面質量管理)。1987年,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發布并被我國轉化為國家標準,在認證制度的推動下,我國企業開始按ISO9001標準建立和運行質量管理體系。1993年,我國頒布第一部有關質量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12年,我國頒布《卓越績效評價準則》(GB/T19580-2012)(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它是建立在大質量概念上的質量管理體系。

我的理解,質量管理從TQM到ISO9000,再到卓越績效模式,如醫院體檢,從X光拍片到彩超、CT、核磁、PET,質量管理的顆粒度越來越細,質量管理的維度越來越系統和全面。最新的《卓越績效評價準則》評價分為七章,內容為: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結果。它不僅對產品質量,而且對服務質量、過程質量、改善與改進都有了一個動態的管理,使得高質量發展成為可能。

第四篇“U型曲線”是該書的一個亮點和創新點。作為“管理實踐在中國”系列叢書的第一本,《U型曲線》一書,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視角,提出了何為更優產品、更優服務、更優企業,該書運用大量的案例系統介紹了質量概念的發展和演變,及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管理辦法。作者通過對上千家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實踐(卓越績效模式)數據進行研究和分析,發現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U型曲線,即卓越績效模式與企業財務績效存在相關性,同時各要素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也存在相關性,這些要素共同影響了企業財務績效。剛開始采用卓越績效模式時,企業的利潤等呈下降趨勢,但3—5年,企業利潤等財務指標會有明顯改善,10年后,發展速度與質量完全超越對照組企業。

企業如何處理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問題,始終是一個擺在企業家面前,揮之不去的一個大問題。U型曲線的發現,對企業是否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否影響企業的績效?企業怎樣才可以長期可持續發展?給出了一個科學的答案。

海山博士長期在質量管理的一線工作,他是北大國發院和美國福坦莫大學聯合培養的DPS金融管理博士項目首屆畢業博士,現任中建協認證中心董事長,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可持續專家,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建筑CSR(企業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如他的博士論文導師宋志平先生(將中國建材、國藥集團帶入世界五百強)在總序中所言,“這些企業家和企業高管帶著大量企業鮮活實踐經驗和管理實踐問題,百戰歸來再讀書。在博士課程學習過程中,他們系統將實踐經驗上升到管理理論,通過撰寫博士論文,以問題為導向,完成實踐到理論的思想蛻變。”

宋志平先生(左)為王海山博士《U型曲線》一書揭幕

海山博士在書中表示,希望《U型曲線》這本書達到三個目的,第一是從時間和空間上,對“質量”這個概念從理論和實踐上做一個梳理;第二是分享一些標桿國家、標桿企業是如何做好產品質量?如何做好質量管理的案例和經驗;第三是從知行合一的角度,通過U型曲線,弘揚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推動中國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海山博士論文導師張曉波教授(北京大學著名經濟學家)給予此書中肯的評價:“基于多年在質量認知和管理領域的工作和創業經歷,廣泛閱讀前沿的文獻,總結國內外企業質量管理實踐的經驗,王海山博士寫出了高質量的博士論文《全面質量管理實踐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并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出版了這本書。” 

《U型曲線》一書被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

海山博士在書的第1章第2節中寫道:“我將產品質量歸納為真(科學)、善(精神)、美(美學)三個層面,如果從歷史角度看質量發展,一定是不斷往前的,發展的方向就是‘真善美’。”

我有幸見證了王海山博士從求學,課程學習、撰寫論文,完成答辯,論文轉化書籍的全過程,王海山博士在北大國發院與美國福坦莫大學DPS博士項目中,完成了博士論文,實現了從實踐到理論的飛躍。他將博士論文二次創作,形成了《U型曲線》一書,又完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螺旋上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中國已成共識,怎樣做好高質量可持續發展,《U型曲線》一書給出了它的底層邏輯、工具、標準、方法。書中的德國、日本、中國、美國等質量管理案例和他將質量管理終極目標總結為“真善美”,定會讓讀者感到有趣、生動和引起反思。

高質量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真、善、美”?。◤堄顐ィ?/p>

[責任編輯: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