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以深化中非合作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

核心提示: 2024年9月初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宣布“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將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未來,中非要攜手推進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態友好、和平安全等“六個現代化”。未來三年內中非將攜手聚焦文明互鑒、貿易繁榮、產業鏈合作、互聯互通、發展合作、衛生健康、興農惠民、人文交流、綠色發展和安全共筑等“十大伙伴行動”。

【摘要】2024年9月初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宣布“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將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未來,中非要攜手推進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態友好、和平安全等“六個現代化”。未來三年內中非將攜手聚焦文明互鑒、貿易繁榮、產業鏈合作、互聯互通、發展合作、衛生健康、興農惠民、人文交流、綠色發展和安全共筑等“十大伙伴行動”。以中非現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現代化,加強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必將共同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關鍵詞】中非合作論壇 全球南方 現代化 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80 【文獻標識碼】A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繼中非合作論壇2006年北京峰會、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2018年北京峰會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也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宣布“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將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都有權利實現本國的現代化。中國和非洲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沒有中非的現代化,就沒有世界的現代化。近70年的合作交流使中非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未來3年,中方愿同非方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深化中非合作,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

中非關系新定位: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

從“新型伙伴關系”到“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再升級到當下的“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關系整體定位的不斷升級,既是加強“全球南方”合作的必然選擇,也是中非關系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

首先,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表明非洲在中國外交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其戰略含義更加突出。發展中國家一直以來被稱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礎,而非洲則是“基礎中的基礎”。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處于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隨著全球南方發展實力的不斷上升和南南合作趨勢的加強,新舊力量的變化、大國競爭格局的調整必然帶來震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的當然成員,非洲是擁有最多發展中國家、全球南方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以中國和非洲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發展,深刻影響世界發展進程。因此,中非關系,這個中國外交政策“基礎中的基礎”需要更加夯實和鞏固。中非合作戰略意義的不斷提升,促成了雙邊關系的全面升級。而且,這種戰略合作不僅僅是與非洲的大國和強國之間,也擴展到所有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之間,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外交歷來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原則。

其次,將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彰顯了中非關系的堅韌穩固,為中非關系發展設定了坐標、指明了方向。當代中非關系的發展從并肩戰斗,反帝反殖,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光輝歷程一路走來,如今進入到攜手共進現代化發展的新時代和新征程,中非早已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科技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中非均有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發展需要。非洲方面,不僅非洲聯盟啟動了朝著現代化前進的《2063年議程》,非洲各國也在不斷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國明確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目標,正堅定不移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中非關系中“全天候”的新定位則彰顯了中非關系的堅韌穩固,絕不會因一時一事及國際形勢的變化而受到影響,更不會被某些勢力的挑撥離間所干擾。中方不僅始終從戰略高度看待中非整體關系的發展,而且中非間還通過中非合作論壇等集體對話機制不斷與時俱進地推出雙方合作的新方案和新領域。此外,中非合作中的元首引領作用愈發突出,中非領導人層面的峰會可以從更高層面和更長遠角度規劃中非合作的發展藍圖,具有重要的舉旗定向作用。因此,此次中非峰會確立的“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這一中非關系新定位,就是為中非關系的發展設定坐標、指明方向。

中非攜手推進“六個現代化”,未來三年聚焦“十大伙伴行動”

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講話中提出了中非要攜手推進“六個現代化”,即公正合理的現代化、開放共贏的現代化、人民至上的現代化、多元包容的現代化、生態友好的現代化、和平安全的現代化。這六個方面的現代化既結合了非洲當下對現代化發展的迫切訴求,又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與特征息息相關,而且與中國政府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三大全球倡議的內容相得益彰。在實踐路徑和合作領域方面,習近平主席宣布,未來三年,將實施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即文明互鑒伙伴行動、貿易繁榮伙伴行動、產業鏈合作伙伴行動、互聯互通伙伴行動、發展合作伙伴行動、衛生健康伙伴行動、興農惠民伙伴行動、人文交流伙伴行動、綠色發展伙伴行動和安全共筑伙伴行動。每一個伙伴行動都完美嵌入中非要攜手推進的“六個現代化”之中。

一是中非攜手推進公正合理的現代化。中國和非洲國家歷史上都曾遭受西方列強的殖民主義侵略,作為后發的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全球南方國家,我們不可能復制和重蹈西方那種以堅船利炮侵略和奪走南方國家財富寶藏,而為其實現現代化創造“第一桶金”的老路。這種西方的現代化實現之路伴隨的是南方國家的“血與淚”。用習近平主席的話來說:“西方現代化進程曾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深重苦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以中國和非洲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相繼實現獨立和發展,不斷糾正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不公。”①因此,全球南方國家迫切希望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能夠體現出對全球南方發展機會和發展權利的尊重。既然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不可復制也不能復制,那全球南方國家就需要在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探索和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在過去40多年中通過“摸著石頭過河”積累了豐富的改革開放和治國理政經驗,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因此,中方愿同非方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共同走向現代化。

因此,“十大伙伴行動”中的第一條就是“文明互鑒伙伴行動”。中方愿同非方打造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平臺,設立中非發展知識網絡和25個中非研究中心。依托非洲領導力學院培養治國理政人才,邀請1000名非洲政黨人士來華交流,深化雙方治黨治國經驗交流。

二是中非攜手推進開放共贏的現代化。中非合作從來就不是封閉和排他的,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中國從來不把非洲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中方始終認為,非洲應當是國際合作的大舞臺,而不是大國博弈的競技場。中方愿積極推進對非的三方或多方合作,共同為促進非洲的和平與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還是以“互利合作與共贏”為出發點和目的。據中國政府在2024年8月29日發布的《中國—非洲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報告》數據,目前,中國企業已在非洲各國累計參與新建和改造鐵路超過1萬公里、公路近10萬公里、橋梁近千座、港口近百個、輸變電線路6.6萬公里、骨干通訊網絡15萬公里。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2821億美元,連續第二年刷新歷史峰值;截至2023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在減貧惠民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已向非洲53個國家提供援助資金,實施糧食、供水、婦幼、教育等一批民生項目,受益人數超過1000萬人。②未來,中方愿同非方深化工業、農業、基礎設施、貿易投資等領域合作,樹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桿,共同打造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樣板。

在“十大伙伴行動”中,貿易繁榮伙伴行動、產業鏈合作伙伴行動、互聯互通伙伴行動、發展合作伙伴行動、衛生健康伙伴行動、興農惠民伙伴行動等都是朝著推進開放共贏的現代化而努力的具體行動方案。而且每一次中非合作論壇推出的“行動方案”都用具體數字來量化我們的努力目標,打造中非合作的“行動派”,拒絕所謂的“空談俱樂部”。如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推動中國大市場成為非洲大機遇;共建中非數字技術合作中心,建設20個數字示范項目;在非洲實施30個基礎設施聯通項目;向非洲派遣2000名醫療隊員,實施20個醫療衛生和抗瘧項目;派遣500名農業專家,建設中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實施10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為非洲創造不少于100萬個就業崗位,等等。

三是中非攜手推進人民至上的現代化。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現代化的最終目標。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有十四億多人口,人口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如此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中國已經提出了到2050年的發展目標,正在朝著帶領中國人民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的目標前進。中方也愿同非方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減貧、就業等領域合作,提升中非人民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推動現代化惠及全體人民。非洲是一個年輕人比例高達70%以上的“年輕大陸”,但仍面臨人才短缺的發展短板,因此,支持助力非洲加強人力資源培訓,成為補齊這塊短板的重要一環。

2023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赴南非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期間就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一起在約翰內斯堡共同主持了中非領導人對話會,并在會上提出了加強中非務實合作、助力非洲一體化和現代化事業的三項舉措,即發起“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實施“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及實施“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劃”。在人才培養方面,中方計劃每年為非洲培訓500名職業院校校長和骨干師資。通過開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培養1萬名“中文+職業技能”復合型人才。中方愿邀請兩萬名非洲國家政府官員和技術人才參加研修研討活動。

四是中非攜手推進多元包容的現代化。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現代化的崇高追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主要特征。中國與非洲都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擁有古老和燦爛的文化底蘊。中國政府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就是提倡不同文化的多元并存和相互借鑒,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因此,中方愿同非方密切人文交流,在現代化進程中倡導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共存,共同推動“全球文明倡議”結出更多碩果。在此次峰會提出的“十大伙伴行動”中,“人文交流伙伴行動”就再次聚焦非洲的人力資源培訓,提出中方愿同非方深入推進“未來非洲職業教育”計劃,共建工程技術學院,建設10個“魯班工坊”。并重點面向非洲婦女和青年,提供6萬個研修名額。共同實施中非“文化絲路”“廣電視聽創新合作計劃”。中非雙方商定將2026年確定為“中非人文交流年”。

五是中非攜手推進生態友好的現代化。綠色發展是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把綠色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底色”。非洲被稱為地球的“最后一塊肺”,這里擁有豐富的熱帶雨林和品種眾多的動物和植物資源,發展絕不能以毀壞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為代價。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和綠色經濟領域的發展進步神速,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已經成為中國出口產品的“新三樣”。而這些新能源產品也日益得到非洲國家和人民的喜愛,中國經驗對于非洲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和打造“綠色增長引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此次來華參加中非峰會,就提前抵達深圳,訪問華為公司及新能源汽車公司比亞迪等高科技企業并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通過與這些中國高科技和新能源企業的合作助推津巴布韋的經濟發展和綠色轉型。

在“十大伙伴行動”中,“綠色發展伙伴行動”明確提出中方愿在非洲實施30個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氣象早期預警業務平臺,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設立中非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共建30個聯合實驗室,開展衛星遙感、月球和深空探測合作,助力非洲實現綠色發展。

六是中非攜手推進和平安全的現代化。現代化離不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中國式現代化也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而非洲的安全治理及非洲大陸的安全,也同樣關乎中國在非投資、企業人員和資產的安全。2022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為理念指引,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全球安全倡議”如今已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的支持認同,寫入多份中國與其他國家、國際組織交往合作的雙多邊文件。③

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對非洲維和任務出兵最多的國家,中國維和部隊在馬里、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南蘇丹等任務區均出色完成任務,多次獲得聯合國頒發的“和平榮譽勛章”。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時宣布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支持聯合國工作,促進多邊合作事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中國貢獻。據相關統計,自1990年首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軍事觀察員起,中國累計派出維和人員5萬余人次,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④

因此,在“十大伙伴行動”中,“安全共筑伙伴行動”明確提出中方愿同非方建立落實全球安全倡議伙伴關系,推動全球安全倡議率先在非洲落地,打造倡議合作示范區,向非方提供10億元人民幣無償軍事援助,為非方培訓6000名軍隊人才和1000名警務執法人員,邀請500名青年軍官訪華。開展中非軍隊聯演聯訓、聯合巡航,實施“助力非洲擺脫雷患行動”,共同維護人員和項目安全。

加強全球南方團結,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

中非友好穿越時空、跨越山海、薪火相傳,中非合作不僅是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也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過去短短40多年時間里,不僅成功使數億人擺脫貧困,而且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開啟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也交出了“現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的答卷,這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與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中國在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道路上的成功實踐使得渴望擺脫貧困和實現發展的非洲國家非常希望了解、學習和借鑒中國的成功經驗。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許多全球南方國家都對中國式現代化抱有充足信心,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探索能夠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更好的發展經驗。以深化中非合作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必將促進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國非洲研究院研究員)

【注釋】

①《習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新華網,2024年9月5日。

②《中企已在非洲累計參與新建和改造鐵路超1萬公里》,中國新聞網,2024年8月29日。

③《新華全媒頭條|全球安全倡議的時代回響》,新華社, 2024年4月21日。

④《外交部:中國累計派出維和人員5萬余人次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央視新聞客戶端,2023年10月13日。

責編/谷漩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