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黨建創新 > 基層黨建 > 正文

山東省蘭陵縣:整合優化要素資源做好“連片振興”文章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探索實施黨組織跨村聯建,不斷整合優化鄉村振興要素資源,推動規劃連片實施、環境連片提升、產業連片發展、資源連片投入,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以強帶弱、組團發展”的連片共富新路子,實現了從“一村富裕”向“連片振興”的轉變。

探索黨組織跨村聯建,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當前蘭陵縣存在村多、村小、村弱且“各自為戰”的現狀,已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現實難題。對此,通過“頭雁帶動雁陣,局部帶動片區”,促進村莊整合資源、抱團發展、共同富裕。

合理確定片區聯建黨組織。綜合考慮自然環境、地域位置、人文歷史等各類因素,突出村莊地緣相近、產業相連、人口適中、資源共享,注重與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等相銜接,推動村與村之間“以強帶弱”或者“強強聯合”。成立19個跨村聯合黨委,覆蓋98個行政村黨組織,負責指導片區黨組織建設及發展、治理、服務等工作。經過幾年的發展,代村集體收入躍升到1.6億元,其他11個聯建村由平均負債55萬元,發展到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平均達到20萬元,形成了“1村帶動11村”的良好局面。

選優配強工作力量。選拔村莊發展好、個人能力強的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片區聯合黨委書記,條件不成熟的,由鄉鎮選派熟悉情況的鄉鎮科級干部擔任片區聯合黨委書記。在片區村黨支部書記中擇優選拔聯建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擔任黨委委員。同時,由鄉鎮選派45名優秀年輕干部、鄉鎮涉農部門負責人擔任專職副書記、黨委委員,充實工作力量,儲備優秀人才,推動人員力量向片區一線傾斜。結合“后進班子集中攻堅”行動,按照片區內后進村“一村一套班子”要求,逐村落實“五個一”措施,即1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聯村、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1名第一書記駐村、1個縣以上機關單位結對、1個強村幫帶,確保整治到位,由弱變強。

健全規范運行制度。片區聯合黨委運行的關鍵在于形成一套健全的議事協調機制,既要發揮好聯合黨委的核心作用,又要保證各村參與的積極性。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在尊重聯建村獨立開展村內工作基礎上,定期組織集體學習、黨建聯建和外出參觀學習,推進共商共議聯建事項9個。探索雙向聯動制度,打破“本村干部本村選”的慣例,從片區強村選派22名“兩委”干部到聯建村幫扶,從弱村選派26名“兩委”干部到強村跟班鍛煉。注重協同配合,整合各級政策資源,助力片區聯合黨委發展,集中向聯建村選派88名省市縣第一書記,健全派出單位幫扶、單位負責同志現場辦公等制度,有力推動了片區發展。

發展片區特色產業,推動利益聯結共享。立足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實際,把群眾作為跨村聯建的最主要實施者和最大受益者,持續放大農業產業優勢,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

發展規劃聯繪。科學編制聯村區域和聯建村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布局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整合利用資金、項目、土地、信息、技術、人才等要素。分片發展高效農業、文旅產業和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整體打造區域產業經濟帶,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連片提升、村民多渠道就業,推動“強片拓面”。

壯大集體經濟。依托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優勢,探索“宅改+富民產業”“宅改+合作社”等方式,將1430多畝閑置宅基地打造成70多處共富車間、特色民宿等興村富民場所。開展“百企幫百村促振興”行動,動員企業采取投入資金、轉移項目、扶持發展特色產業、共建農產品基地、提供就業崗位等措施,與聯建村莊開展深度合作,帶動集體增收。鼓勵474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通過入股或創辦企業等方式,為集體增收1800余萬元,同比增長83%,社均增收3.8萬元。以規模大、效益好、品牌響的合作社為“龍頭”,開展“同業聯合”“同域聯合”,成立縣級聯合總社和23家鎮級聯合社,推動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實現“強社帶動”“一鎮一品”。

整合資源要素。聚焦與片區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實行打包投入、重點傾斜,促進聯建村串聯成網、區域融合,截至4月份,整合投入片區資金1.1億元。按照“組團幫片區、示范帶全域”思路,將駐村幫扶與連片幫扶相結合,發揮第一書記整合資源要素作用,聯合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單位,向片區投入“一事一議”項目15個,計劃建設民生事業項目36個,擬發展產業項目18個,涵蓋特色種養、農(副)產品加工、家庭農場、鄉村民宿等業態,預計新增就業崗位550個。

聯抓基層社會治理,構建和美鄉村。通過黨組織跨村聯建引導基層治理力量進一步優化整合,治理網格不斷細化,服務事項不斷健全,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成效,譜寫沂蒙鄉村振興“新畫卷”。

精細化網格治理。綜合考慮聯建片區實際,統籌轄區內黨員、“兩委”干部、網格員和公益性崗位等人員力量,布局片區化網格治理網絡,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整合聯建村各類綜合服務設施,統籌19個片區的4300名黨員、531名“兩委”干部、310名網格員等力量,投入基層治理,兼任便民代辦員,實現群眾身邊事“就近辦”。目前,已將醫保報銷、低保辦理、殘疾補貼、喪葬補助等18項民生實事的辦事流程、辦理時限形成“明白紙”,引導群眾有事找黨員、黨員當好便民代辦員。聚焦培樹文明和諧村風民風,統籌推進聯建村基層協商、村民自治,組織聯建村制定統一的村規民約,完善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等約束性規范和倡導性標準。

常態化志愿服務。制定片區黨員作用發揮“路徑圖”,建立志愿服務隊,目前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839次。聚焦辦好民生“食”事,探索農村老年助餐長效機制,在聯建村因地制宜開設“暖心食堂”13處。建立黨代表“組團式”服務群眾機制,在縣鄉兩級設置21個農業、政法、衛健等黨代表活動組,在建設特色農業、化解矛盾糾紛、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加強基層治理等方面開展對口服務。建立優秀黨代表和示范活動組“1+ 1”聯系機制,由鄉鎮活動組收集梳理群眾需求定期“吹哨”,行業系統活動組采取多團聯合方式及時到片區“報到”,并按照“一組一特色、一月一主題”要求,定期開展特色服務活動。

多元化解決矛盾糾紛。立足蘭陵縣荀子文化資源優勢,推動荀子“隆禮重法”思想與基層治理融合,依托“老苗調解”品牌,設立“隆禮重法”調解室,組織調解隊、鄉賢、調解能手等參與片區內矛盾糾紛調解,目前已化解矛盾糾紛300余起。組織老干部開展“銀發宣講進基層”等志愿服務和文明家風宣講、以老助老等活動,帶動形成良好村風家風民風。推動民主議事決策制度化,結合“民主議事日”,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決策實施村級重大事項,并探索“村情發布會”制度,定期公開公示,讓干部心里亮堂、群眾心里明白。

(作者系山東省蘭陵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陳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