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黨建創新 > 基層黨建 > 正文

瞄準主攻方向 強化組織擔當

——浙江扎實開展組織工作助跑共同富裕行動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浙江要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近年來,浙江各級組織部門立足組織職能、強化組織擔當,扎實開展組織工作助跑共同富裕行動,著力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提供堅強保證。

聚焦縮小“三大差距”

瞄準共同富裕主攻方向

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是推進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

自2021年被賦予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以來,浙江持續推進“千萬工程”,通過黨建聯建促共富、組團式發展優勢互補、深化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堅持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等舉措,推動繪就“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新畫卷。

偏遠冷清的縉云縣壺鎮鎮聯豐村,在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共富帶頭人樓干強帶領下,大力進行環境整治,昔日“爛泥塘”如今變身“美荷池”,吸引大批游客前來,為村集體增收500多萬元。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嘉善縣大云鎮推進就業金、財產金、創業金、股份金、養老金、補助金改革,探索出一套具有大云特色的富民增收新模式。

今天的浙江鄉村,成了很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優美的田園、愜意的“村咖”、獨具特色的民宿等不僅成為景致的一環,更成為鄉村經濟新增量。2023年,全省村均集體經濟年收入達339.5萬元、經營性收入達231.3萬元。

縮小地區差距,底子相對較薄的山區海島縣需要更多資源傾斜。統籌全省干部資源,大力選拔領導推進共同富裕能力強的優秀干部,擔任山區海島縣黨政班子成員,堅持“一縣一研判”,每半年根據班子運行情況及時調優配強“火車頭”,持續推進千名干部交流互派工程、人才“組團式”幫扶等舉措,將干部和人才資源向山區和海島傾斜。推動省內發達地區與山區26縣開展全方位、多層次交流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區域協調發展之路。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當前,全省建成共富工坊10271家,累計吸納農民就業47.1萬人,其中低收入農戶4.3萬人,人均月增收2600余元。依托2.8萬個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技能培訓,幫助農民提升致富創富技能。

聚焦基層治理現代化

夯實共同富裕堅實基座

基層安則天下安。深化黨建統領、網格智治、數字賦能、惠民服務等多元化實踐,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精準“滴灌”共富之花。

為破解基層“小馬拉大車”問題,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推動全省85%的執法力量下沉縣鄉一線,扎實推進基層減負增效。寧波編撰《綜合執法教科書式辦案指引匯編》,為基層提供了一批執法指導,建成服務、監管、執法一體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

建強用好網格最小治理單元,動態優化調整網格設置,完善“社區—網格—微網格(樓道、樓棟)”治理架構。建德市打造“樓里微光”品牌,讓網格員充分發揮光和熱;義烏市推行“有事找社區、就近找網格”機制,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辦理。

如今,在互聯網的數字賦能下,基層治理變得更智慧。

60年過去,諸暨市“楓橋經驗”如今有了新打法——打造“城市楓橋”應用平臺,實現社區治理信息一圖明晰、處置一網協同、服務一屏歸集、預警一覽無余、評價一體聯動。小到垃圾亂堆放,大到辦理營業執照,各種治理的疑難雜癥都能通過這個平臺妥善解決。“城市楓橋”成功探索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數字實踐路徑,獲評全國城市數字治理十佳創新案例。

強治理的同時還要優服務。為辦好惠民暖心事,針對“一老一小”群體,深入實施黨建統領多方協同助力“康養善育”,推動打造優質老年食堂8000余家、托育機構6387家。

聚焦“三支隊伍”建設

匯聚共同富裕強大動能

共同富裕,關鍵在人。浙江省委明確提出,要全力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高素養勞動者隊伍“三支隊伍”。組織部門通過履行好管干部、管黨員、管人才重大職責,讓“三支隊伍”充分發揮光和熱,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增動能。

干事創業,干部為先。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深入實施政治領航鑄魂行動,常態化開展“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活動,健全干部政治素質常態化考察機制,大力整治“新形象工程”、形式主義等問題,引導干部自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深入實施“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激勵保護行動,辦好共富善治大講堂,建立健全干部及時獎勵機制,更好以干部敢為引領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緊扣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大“蛋糕”,堅定不移走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通過大力培養引進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以實績實效為導向的支持機制,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聚焦發揮浙商創新創富主力軍、主引擎作用,不斷完善黨政領導聯系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制度,通過更好幫企惠企暖企,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支持人才和企業家在浙江大舞臺上快意逐夢。

圍繞全面推進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以技能整體提升為重點,發揮黨組織牽引紐帶作用,聚焦先進制造業技能強基行動、數字高技能人才倍增行動,構建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全鏈條全方位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深入實施現代“新農人”培育行動,開展黨建聯抓、資源聯享、技能聯育,著力鍛造高素養勞動者隊伍。(本報通訊員 肖嬋 陳紅艷)

[責任編輯:陳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