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中醫醫院作為一所集醫療、預防、康復、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中醫醫院,同時也是湖南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該院始終牢記使命,堅持以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與業務相融合的新思路,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特別是骨傷科黨總支部致力于“四有”黨建品牌建設,為推動醫院重點學科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紅色動能”。
圖為湖南省長沙市中醫醫院牽頭成立中醫骨傷發展聯盟活動現場
不忘初心,“湘一正骨療法”有傳承
湘一正骨療法源起清代末年,歷經四代,迄今已逾百年歷史。它代表著中醫正骨診療這一中醫藥文化的瑰寶,遵循中醫學基本思維模式,重視整體辨證,利用傳統正骨手法,運用中藥內服外敷,對骨折、脫位、傷筋等療效顯著。長沙市中醫醫院一代代傳人賡續接力,歷經數十年努力,創建了湖南省中醫骨傷科重點研究室、長沙市骨傷科研究所和湖南省骨科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醫療技術示范基地。骨傷科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湘一正骨療法成功入選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長沙建設湖南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先導區和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貢獻了重要力量。
在傳承湘一正骨療法的過程中,長沙市中醫醫院始終堅守中醫傳統,注重挖掘和整理傳統正骨技藝的精髓。醫院組織專業團隊對湘一正骨療法的理論體系、診療方法、臨床經驗進行系統研究和總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傳承體系。通過舉辦培訓班、學術講座、臨床帶教等形式,將湘一正骨療法傳承給年輕一代的醫護人員,確保這一寶貴的中醫藥遺產得以代代相傳。
同時,醫院積極推動湘一正骨療法的創新發展。在中醫正骨文化理念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技,率先在全省開展門急診無痛可視復位技術。配備專業無痛可視復位室、可視骨傷治療室、小夾板及支具制作室、搶救室等,實現了精準麻醉、無痛舒適、精準復位,方便了患者就醫。微創正骨技術的應用,體現了中西結合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傳統復位、小夾板外固定基礎上加上無痛可視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椎間孔鏡、肩關節鏡等內鏡技術省內領先,創傷骨科針對骨不連、毀損傷、復雜關節內骨折等治療技術也省內領先。目前骨傷科采用保守、微創、開放、替代等中西醫結合階梯性治療手段,形成集預防、治療、康復全周期管理模式,老年骨科、小兒骨科診療救治能力蜚聲湖湘。天心院區骨傷科急診24小時開放,年接診量達3萬余人次,為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圖為湖南省長沙市中醫醫院正骨中心主任(右一)對患者進行無痛可視復位
牢記使命,“無痛可視正骨”有創新
中醫正骨秉持著“正骨先正心,心正骨才正”的文化理念和“中國接骨術加彈性固定(CO理論)”的專業理論,在守正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結合現代科技,長沙市中醫醫院骨傷科黨總支部在全省率先開展門急診無痛可視復位技術,這一創新舉措為患者帶來了全新的就醫體驗。
無痛可視復位技術的應用,使得正骨過程更加精準、安全、舒適。專業的無痛可視復位室、可視骨傷治療室等設施的配備,為醫生提供了清晰的視野,能夠準確判斷骨折部位的情況,從而實現精準復位。麻醉技術的進步確保了患者在復位過程中幾乎感受不到疼痛,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這種無痛舒適的治療方式,贏得了患者的高度贊譽和信任。
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技術層面,還體現在治療理念的更新上。骨傷科黨總支部堅持中西醫結合,將傳統正骨手法與現代醫學技術相結合,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案。在傳統復位、小夾板外固定的基礎上,加入無痛可視技術,不僅提高了治療的效果,還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椎間孔鏡、肩關節鏡等內鏡技術的領先應用,為復雜關節內骨折等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使患者能夠得到更精準、更有效地治療。創傷骨科針對骨不連、毀損傷、復雜關節內骨折等治療技術的省內領先地位,彰顯了骨傷科黨總支部在創新發展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
圖為湖南省長沙市中醫醫院組建中醫正骨中心
凝心聚力,深耕骨傷專業有團隊
為了加強骨傷科專業團隊建設,長沙市中醫醫院黨委調整了黨支部和學科架構,骨傷科黨總支部在三院區分設了3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在職黨員約80人。骨傷科共設病區8個,開放床位397張,醫護人員近200人。其中,天心院區骨傷科打造了湖南省規模最大的正骨團隊中醫正骨科,突破了多年來沒有單獨正骨病房的弊端,為骨傷患者提供更加精準的診療方案和更舒適的治療環境。
醫院設置了天心院區骨傷科中心主任,負責院區骨傷科醫療、科研及學科建設。同時,啟用了一批高學歷、高職稱的技術型與管理型“雙型”復合型青年人才,充實到骨傷科各亞專科。定期組織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等各方面的交流研討,開拓建言獻策的新路徑,充分調動人才隊伍的積極性。近三年,骨傷科已立項市級以上課題26項,發表SCIE論文5篇,核心期刊6篇。
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為骨傷科專業團隊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學術交流會議等形式,黨員干部帶頭深入臨床一線,與醫護人員共同探討疑難病例,分享經驗心得,提高了團隊的整體業務水平。同時,醫院注重培養青年人才,為他們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平臺,鼓勵他們勇于創新、敢于實踐,成為骨傷科專業領域的骨干力量。
創新黨建工作與業務融合,推動醫院骨傷學科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時代,長沙市中醫醫院骨傷科黨總支部深刻認識到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措施,濃厚中醫藥文化氛圍,普及中醫藥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
醫院牽頭成立了長沙市中醫發展聯盟,下設中醫骨傷、針灸康復、中醫護理三大聯盟,致力于中醫適宜技術培訓,促進優勢中醫藥資源下沉基層。拍攝了多部中醫骨傷科普宣傳視頻,建設中醫文化宣傳展示區等,扎實做好“湘一正骨療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營造“信中醫、用中醫、愛中醫”的濃厚氛圍。
醫院堅持黨建與業務相融合,積極推進中醫藥進校園活動,與長郡中學共建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培訓基地,定期組織參觀、講座、實訓等,增進青少年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認同,為弘揚中醫國粹播下傳承的種子。積極開展“樹旗扎根”行動,中醫藥專家、黨員志愿者走進社區、下沉鄉村、貼近群眾,結合時令節氣舉辦“中醫藥文化節”“膏方節”,讓中醫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骨傷科黨總支部每年利用學科優勢,充分利用主題黨日活動,下沉基層一線開展義診、志愿服務200余場次,受益群眾10萬余人次。
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力量不僅體現在服務患者和社會上,還對醫院自身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吸引了更多患者選擇中醫治療,提升了醫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中醫藥文化的傳播也促進了醫院與社會各界的交流與合作,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沙市中醫醫院骨傷科黨總支部以黨建引領賦能重點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不忘初心,傳承湘一正骨療法的精華;牢記使命,推動無痛可視正骨的創新;凝心聚力,打造深耕骨傷專業的團隊;展望未來,傳播中醫文化的力量,骨傷科黨總支部在黨建與業務融合、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中醫藥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未來,骨傷科黨總支部將不斷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推動醫院骨傷科重點學科高質量發展、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童柳 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