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近年來,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南塔街道三里社區積極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現形式和有效路徑,推動“五大民主”的重大理念轉化為具體生動的民主實踐,實現服務群眾(選民)零距離。
當家作主 依法選舉 保障權利“民作主”
“我認為這次選舉縣人大代表,社區做得非常好,社區干部很早以前就給我們宣傳選舉政策,來我們家里深入細致地開展選民登記,告訴我們選舉的注意事項,聽取我們的意見建議,還邀請我全程參與監督,充分保障了我們的合法權利。”選民徐奇貴如是說。
三里社區作為樂至縣第19選區,嚴格按照《代表法》《選舉法》相關規定推進人大代表選舉工作,通過召開換屆選舉工作會議、組織社區干部入戶走訪、安排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不斷創新宣傳發動方式,提升居民的參與意識。選舉當日,投票站實行公開唱票,監票、計票人員認真核對投票人數和票數,所有環節遵循法律規定,確保選舉結果的公開透明,成功選舉出了代表性強、威望高,能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人大代表。選舉結果公布后,社區群眾反響熱烈,紛紛表示滿意。選舉過程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民主實踐,也彰顯了人民在民主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對依法選舉、保障權利“民作主”原則的堅定貫徹。
協商于民 協商為民 協商議事“共畫圓”
“龔代表,我們安置小區內有部分一樓的住戶把自家門前的草坪圍上種上了蔬菜,破壞了我們小區的綠化環境,能不能請社區出面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一下怎么解決這個事呢?”在代表聯絡站里,選民向接待日代表提出意見。
收到選民反映后,縣人大代表龔燦會同社區干部到安置小區了解情況,并聯系“毀綠種菜”行為“當事人”,開展宣傳勸導。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社區就“如何減少轄區內居民住戶的不文明行為,美化人居環境”這一主題,利用“協商工作點”,組織相關居民、物業、駐站代表召開議事會。通過多次討論,“當事人”恢復了綠化環境,同時社區為其尋找到另外的土地種植,獲得了居民們的理解和支持。
三里社區依托社區“協商工作點”、小區“協商工作室”等聯動性協商議事平臺,進一步推進社區居民、人大代表、少數民族群眾等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基層治理,助力打造鄰里和諧友好社區。近年來,通過協商議事為轄區群眾解決教育醫療、城市建設、智慧養老、社會救助等“急難愁盼”問題43件,惠及群眾3000余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匯聚民意 科學民主 廣聚民智“納良策”
“現在咱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對于生活環境要求也更高了,我們‘城中村’小區也希望建一個文化長廊,讓鄰居們有個地方議議事、下下棋。”有居民向人大代表聯絡站提出建議。
收到建議后,聯絡站向人大街道工委報告,反饋至街道辦事處,并積極爭取到項目支持。在聽取居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業人士等多方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決策結果公開告知書,并將長廊建設方案張貼到社區公示欄,對項目實施全過程動態監督、管理。
三里社區堅持擴大民主、依法決策、嚴格程序、權責統一四大原則,深入踐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托人大代表聯絡站的橋梁紐帶功能,著力推動各項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近年來,共收集群眾(選民)關于社區治理、養老服務、生態環境等意見建議52條。同時,組建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知名人士、少數民族代表和居民代表組成的“民主議事廳”,為社區3件重大事項決策提供重要參考意見。
智慧服務 有效管理 民主管理“全覆蓋”
選民鄒同祥通過“碼上說”向人大代表鄧彬反映:“轄區留守老年人較多,子女多數不在身邊,希望能爭取政策多關心留守老年人養老問題。”
鄧彬通過線上平臺收到問題后,立即開展調研,有關情況按程序上報人大街道工委轉至街道辦事處,有關部門研討解決方案,向上爭取到“智慧養老”項目資金,該項目在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和居民代表管理下得到順利實施。截至目前,“智慧養老”平臺已為社區92名特殊老年人提供“24+7”全天候的身體健康狀況監測服務,“互聯網+智慧養老”等民生實事的開展提升了社區服務民主化、智慧化、精準化水平。
三里社區從強化社區建設、完善社區功能、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入手,積極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加強智慧社區建設。同時,創新“碼上說”工作法,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將意見建議反饋給指定代表,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反映問題。截至目前,通過“碼上說”收集并辦理意見建議39條。
依法監督 人民滿意 權力監督“零縫隙”
“黃代表,暴雨把堡坎都沖垮塌了,安全隱患有點大,能不能想辦法盡快解決一下呢?”社區居民反映道。
面對暴雨引發的安全隱患,三里社區高度重視,立即與各方共同研討初步解決方案,并成立了由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組成的監督評審組,代表們參與全程動態監督指導,采取定期巡查的方式,實地考察工程進展與施工質量。同時,代表們還建立了反饋機制,定期向社區居民通報修復進展,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讓居民的聲音能夠直接反饋到項目管理中,真正實現了人民參與、依法監督的閉環管理。最終修復損毀堡坎,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人民對社區工作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是監督的根本標準。近年來,三里社區堅持思想上促“正”、能力上促“強”、作風上促“優”、效果上促“好”,不斷完善監督體系,動員人大代表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群眾普遍關心的“心上事”,助推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樂至縣南塔街道三里社區 楊波 徐萍徽 李雨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