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區26縣的衢州七里鄉竹林翠綠肥碩,七里香溪順山而下,沿岸民居錯落有致,廊橋、瀑布等小景不斷。近年來,當地發揮黨建聯建優勢,充分挖掘“小氣候、原生態、農家屋、高山菜”資源稟賦和特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開創富民產業,走好山區富民之路。
山泉流水規模化養殖“竹根魚”。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鄉村發展的寶貴財富和最大優勢。七里鄉少嶺塢村位于大山深處,土法造紙曾是村里的一大傳統產業,排放的廢鹽酸、廢石灰污染了整個鄉鎮水域。為有效治理水源污染,在區、鄉兩級黨委政府引導和村黨員干部帶頭下,村里關停全部造紙作坊。這些作坊關停后留下了一些保存較完好的腌料池,蓄上山泉流水,可作為生態養魚的好場所。2021年,少嶺塢村在七里鄉黨委的支持下,因地制宜養殖“竹根魚”。截至目前,村里清水魚養殖規模已達5000多斤,實現村集體年增收8萬余元。
烈士陵園提升打造成紅色景點。依托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等富民產業,因地制宜搞活農村經濟,是高質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舉措。七里鄉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對老房子進行美化改造等,讓山鄉面貌煥然一新。在此基礎上,推出“我在七里有間房”等特色活動,提升了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業產品的黏性。在七里鄉楊塢村有一座紅軍墓,兩位紅軍烈士長眠于此。當地黨委、政府通過啟動楊塢紅軍墓修繕提升項目,打造紅色旅游景點,既極大豐富了游客的紅色體驗,又創新培育出個性化的旅游產業和服務,帶動強村富民。
數字賦能“云上七里”景區建設。數字科技作為現代經濟的引擎,為富民產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七里鄉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數字化為抓手,聯合專業直播團隊開展線上預售民宿房間、農家樂餐飲服務。運用新媒體等數字化手段,統籌謀劃實施鄉村旅游深度開發、民宿產業創新發展、集體經濟增收增效舉措,進一步延伸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鏈條、培育發展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同時,積極探索推進“云上七里”數字景區建設,以“一碼通”實現智慧導航停車、智慧導游、客流監測、住宿管理等,實現農家樂、民宿數字化預訂,農特產品數字化銷售,景區景點交通智能導覽,以數字化助推景區提質增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七里鄉 冷俊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