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主題活動 > 正文

同心合力推動慈善事業與衛生健康事業深度融合發展

——在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 孫達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在大家的通力合作與推動下,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終于正式成立。這是我們共同事業中的一件大事、喜事。非常高興能與大家相聚在此,共同見證這一盛事。我謹代表中華慈善總會向長期關心總會發展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表示衷心感謝!向長期投身慈善事業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誠摯問候!

借此機會,我講4點意見,與大家共勉。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事業的重要論述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慈善事業,對慈善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慈善事業是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各類社會主體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過捐款捐物、志愿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為社會性、生理性和發展性困難群眾提供幫助和服務,是社會各界自覺自愿參與的資源和財富流動,也是第三次分配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這不僅是黨中央在新時代賦予慈善事業的神圣使命,也寄托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力發展慈善事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殷切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黨的創新理論在慈善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慈善篇”,為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也為所有關心慈善、熱愛慈善、投身慈善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慈善行業從業人員提供了思想指引、注入了動力源泉。我們要在全面領會、學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其豐富內涵、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深刻認識成立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的重要意義

“健康慈善本相宜”。慈善是利國利民的偉大事業,是實現社會第三次分配的關鍵要素,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近年來,慈善事業在助力保障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助力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健康幫扶、疾病治療特別是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方面作出了應有貢獻。可以說,推動慈善事業和衛生健康事業深度融合,是慈善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在此背景下,中華慈善總會決定成立大健康工作委員會,推動慈善事業和衛生健康事業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務人民健康,對于實現共同富裕、健康中國建設、慈善事業發展,以及中華慈善總會自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根本主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共同富裕作出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健康是人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中國特色慈善事業是社會各界自覺自愿參與的資源流動,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我們成立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就是要聚焦大健康領域,充分發揮慈善組織參與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貢獻慈善力量。

第二,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有效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立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納入國家整體戰略層面統籌謀劃部署。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進一步明確健康中國建設重大任務。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健康供給總體不足與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需要社會各方合力加以破解。我們成立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就是要有效整合健康慈善資源,引導支持更多的慈善資源服務于人民健康,提升衛生健康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大的慈善力量。

第三,是助力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制定實施慈善法,推動慈善組織有序發展,慈善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慈善力量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支持民生兜底保障和社會福利事業、助力疫情防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應看到,與新發展階段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我國慈善事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需要不斷擴大慈善縱深度與覆蓋面。我們成立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助力慈善事業和衛生健康事業深度融合,就是要做大做強大健康慈善事業,進一步拓寬慈善事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挖掘慈善事業發展潛力,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第四,是助力中華慈善總會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中華慈善總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家以“慈善”命名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成立30年來,始終恪守“慈心為民、善舉濟世”宗旨,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在緊急救援、扶危濟困、安老助孤、醫療救助等多個領域實施慈善項目,累計募集慈善款物價值1600億元,使數以千萬計困難群眾得到不同形式的救助。其中,涉及醫療藥品、器械等衛生健康領域的款物就有1100億元,使得健康慈善成為中華慈善總會公益品牌價值的一大亮點。同時,隨著總會的發展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慈善救助與合作網絡,積淀了雄厚的愛心企業、行業專家、專業團隊、管理經驗等資源優勢。我們成立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匯聚更多優質資源,滿足人民群眾更為多樣的健康需求,助推中華慈善總會不斷發展壯大、影響力不斷提升,進一步當好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三、準確把握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目標任務

一年多以來,為把大健康工作委員會打造成為大健康慈善事業的示范標桿,在民政部、總會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強化頂層設計,調動各方力量,穩妥有序推進籌備工作。主要有這么幾個特點:一是深入研究論證。深入各地開展實地調研,組織國家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機構、社會組織、醫藥企業領導同志進行深入研討,逐步細化了主要職責、人員組成、業務范圍。二是積極凝聚合力。結合履行政協委員職能,通過接受采訪、參與調研、提交提案等方式,得到了大批醫藥衛生界政協委員的支持,紛紛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三是突出項目先行。在北京疫情吃緊階段和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時,充分動員社會力量捐贈藥品和物資;以及發起設立“紅心閃閃”公益項目,募捐一批AED設備,提前謀劃開展了一系列具有較大影響的醫療慈善公益活動,為后續開展工作建立了良好機制。四是得到廣泛支持。在籌備中,得到了民政部、慈善總會領導、各部門、各分支機構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注入了信心和力量。總的看,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我對大健康工作委員會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在這里,我簡要介紹一下大健康工作委員會相關情況。我們的主要工作方向是依托中華慈善總會平臺,開展健康幫扶促進活動,促進大健康與大慈善的融合發展,助力醫療衛生和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我們的主要業務包括7項,一是籌募善款善物。二是以健康慈善事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發展。圍繞農村兩癌篩查、大病救助、衛生室建設和村醫培養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為新時代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融入更多慈善元素。二是推進助醫助殘事業和擁軍優屬工作。為社會困難患者、大病患者和殘障人士提供慈善醫療救助。為立功、傷殘、困難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家庭提供健康援助。四是促進健康與慈善領域融合發展。積極探索大健康與大慈善深度融合發展的有效模式,按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求,圍繞老年病、重大慢性疾病、精神障礙疾病、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等疾病,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項慈善救助活動。五是助力中醫藥事業發展。充分運用總會中醫振興工程項目資源,在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等方面開展活動。六是開展志愿服務。遴選愛心醫療機構,支持組建衛生健康事業志愿者隊伍,開展多種形式的慈善公益活動。為各地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機構等改善軟硬件條件,提供多種形式的專業服務。同時承接政府部分職能轉移,助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七是推進理論研究及學術交流。利用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強大專家資源,開展行業理論研究,對衛生健康領域從業者、慈善工作者、志愿者等進行專業培訓和業務指導。定期組織全國衛生健康領域專家、慈善家、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相關工作者開展交流,建設面向行業的大健康、大慈善合作交流平臺。

關于工作架構,大健康工作委員會作為中華慈善總會的分支機構,設總干事、副總干事,均由具有政府部門、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社會組織等管理經驗的同志擔任。

同時,為了完善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治理機制、凝聚專家力量、提升專業實力,我們設置了專家委員會,邀請了一些專家擔任顧問和專委會委員,旨在發揮人才優勢、智力優勢、平臺優勢,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提供堅強支撐。

四、積極發揮專家委員會的重要作用

成立專家委員會是我們的一項重要舉措。專家委員會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具有政策性、專業性和全局性特點,希望大家充分發揮優勢,積極參與各項工作。

(一)充分發揮“智囊”作用,為科學決策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在專家委員會里,既有政府官員,也有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醫藥企業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大家長期從事相關管理及技術工作,都是在各自所從事的領域中有較高造詣的杰出英才,有著廣泛的代表性和突出的智能優勢,具有顯著的權威性、專業性。希望各位專家結合各自專業特長,加強大健康慈善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主動建言獻策,為我們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咨詢和參考,進一步幫助我們把握形勢,找準問題,明確路徑,使專委會各項工作更具前瞻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為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充分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

(二)充分發揮“橋梁”作用,為匯聚資源注入更多有生力量。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專業委員會,將以慈善項目為依托,通過籌集款物,開展慈善救助,為欠發達地區提供醫療衛生資源,構建高水準醫療機構與醫療救助平臺,廣泛吸引社會各界愛心企業與愛心人士參與慈善公益和衛生健康事業,深入開展慈善捐贈、技術培訓、醫療救助、健康知識傳播等工作。專家委員會的一個特點就是匯聚各領域的人才,既有大專家、大學者,還有行業翹楚精英、產業領域的精英人才,更有宏觀視野和豐富管理經驗的老領導、老同志,大家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希望大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專家委員會資源聚集作用,積極推動有意愿有能力的醫院、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大健康慈善事業,匯聚源源不斷的力量,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更大支持。

(三)充分發揮“窗口”作用,為營造氛圍發出響亮正面聲音。慈善文化是慈善事業發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近年來,我國慈善氛圍日益濃厚,公眾參與慈善的意識不斷增強,全社會參與慈善的效果不斷呈現,但還存在慈善主體活力未充分激發、慈善意識不夠濃厚等問題。特別是,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是新生的分支機構,社會還不夠了解,開展的慈善活動也才剛起步,迫切需要盡快形成良好聲勢。各位專家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公信力強。希望大家通過接受采訪、撰寫文章、發表評論、出席研討等形式,解讀我國慈善事業政策,宣介大健康專業委員會工作,弘揚守望相助、扶危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激發更多社會力量投身大健康慈善事業,帶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的慈善風尚,為大健康慈善事業發展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四)充分發揮“參謀”作用,為優化治理提供強大力量支持。大健康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健全的治理體系。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才剛剛成立,必然需要不斷完善治理體系,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各位專家來源于不同的領域,從事不同的專業工作,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希望大家在參與大健康專業委員會工作中,對于完善協調機制、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健全監管制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從多角度、全方位對專業委員會工作進行把脈問診、遣方用藥,多出實招、多出高招,為大健康專業委員會健康發展打牢根基。

大健康專業委員會要完善專家委員會管理機制,切實做好服務、組織與協調工作。要不斷健全專家隊伍發揮作用的主渠道,為專家發揮專業智慧、參加交流研討、參與項目合作提供平臺。要探索完善激勵機制,對工作成果和成績突出的專家,給予表彰獎勵。總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健康專業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的工作,竭盡所能創造條件,為專家委員會開展工作提供最大支持。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新時代新征程上,讓我們攜手并肩,共同做好大健康專業委員會工作,共同擔當起做好第三次分配的光榮使命,推進大健康慈善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