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二中學的建校時間,最早可追溯到1906年,在百余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積淀的深厚紅色文化底蘊,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二中人,讓今天的二中人學科學、明真理、增信念。二中人從不為當下所取得的教育教學成績沾沾自喜,而是更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二中人從不滿足于學生學科知識方面的長進,而是努力去引導學生們對我們的國家、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擁有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的教育精神代代循環,所以越來越多的二中教育人擁有了“教學生三年、想學生三十年、想國家民族三百年”的教育情懷,正是有了這樣的一份情懷,學校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取得新成就。
一、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明確魅力黨建正確方向
南寧市第二中學黨委胸懷教育家精神遠大目標,以“培育魅力師生,建設魅力黨建”為目標,以擔負起筑牢教育強國建設根基為使命,踐行“躬耕教育,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深入挖掘學校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強化紅色教育,堅定做理想信念的堅守者和教育價值的追尋者,努力成為“教育家型”的教師,培根鑄魂育新人。持續在“四個點上”扎實推動“魅力黨建”建設,“五基三化”系列行動穩扎穩打夯實“著力點”,師德教育活動推陳出新把好“創新點”,“爭先創優”活動如火如荼抓住“生長點”,深化課程改革有條不紊找準“切入點”。2023年,學校作為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范校和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發揮八桂名校的引領輻射作用。
二、弘揚教育家精神,豐富魅力黨建“S”核心內涵
南寧二中自覺把教育家精神貫穿到黨的建設全過程,引導教師當好“大先生”,高標準推動教師隊伍建設,設計魅力黨建“S”標識,豐富魅力黨建“S”核心內涵。
(一) “S”是一條曲折的道路
“S”寓意為奮斗的道路蜿蜒曲折,引導教師們甘做“赤誠引路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志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當好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四個”引路人,做到教書與育人、言傳與身教、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四個相統一”。
(二)“S”是服務與貢獻
字母“S”是“六”和“服務”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南寧市第二中學黨委懷揣著教育家精神的六個方面精神內涵,引導黨員教師牢記大思政課教師的“六要”標準,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建設“校園黨旗紅+先鋒引領”系列黨員教師專業化發展平臺,讓老師們保持不斷精進的學習態度,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升教學與科研創新能力;深入挖掘二中人百年血脈中“敢于擔當、堅韌不拔、為國分憂”的紅色基因,以黨建引領,以文化立校,賡續南寧二中紅色精神血脈,圍繞“紅色先鋒引路人”為內涵的文化主線,扎實開展服務教學、服務教師、服務學生的“三服務”,開展“校園黨旗紅+鳳園服務”黨員教師志愿者系列支部活動,構建“先鋒引領+”黨建新格局,讓黨建促教真正有抓手、有標準。
弘揚教育家精神,高標準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當好大先生”,不斷豐富“先鋒引領·校園黨旗紅”校園紅色文化內涵,南寧二中黨建逐漸形成了“紅色先鋒引路人,教壇四有好老師”特色鮮明的黨建品牌。2023年,學校黨員教師領銜的工作室被選樹為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示范性勞模和職工創新工作室,一名黨員教師獲評第八批國家級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三、踐行教育家精神,建構魅力黨建思政隊伍
學校黨委不斷探索,積極推動思政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思政教育入腦入心、人人踐行的目標,更好立德樹人、培根鑄魂,更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黨建實現課程思政“春風化雨”質效,以立德樹人為中心,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為兩翼,構建以“縱向協同、實現銜接貫通,橫向協同、實現同心同向,導學融合、實現教學一體,內外結合、實現全員育人”四個維度的課程為增長原點的“一體兩翼四維”思政課程體系。實現科科育人,結合特色思政課程體系,打造成熟的思政隊伍,圍繞“一體兩翼四維”思政課程體系“必修+選修+自修”教材,推動各類課程同向同行,政治教師帶頭示范,創新引領,專兼教師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找準切入點,擇優融入方式;實現課課育人,黨員教師帶頭,學校科任教師從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黨史國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中挖掘豐富思政資源沃土,融入課堂;實現時時育人,利用周一晨會國旗下思政課,“魅力”宣講團活動、風鈴廣播站每日活動、志愿者校內外服務、校外研學調研活動、模擬政協提案等方式,讓學生從“傾聽者”變為“講述者”,時時處處都可以相互引領,相互教育。
四、踐行教育家精神,讓魅力黨建發揮輻射作用
教育家精神應該有三重使命,躬耕教育,行為示范,成就自我;樂教愛生,智慧育人,成就他人;心有大我,弘道普世,成就天下。第三重使命就是要求教育家要有教育“大追求”情懷,以熾熱的追夢情懷,以立己達人的胸襟,走出小我,輻射引領,守好教書育人責任。
近年來,在南寧二中黨委帶領下,學校以魅力黨建為紐帶,以業務為抓手,積極踐行教育家精神,踐行輻射縣域學校承諾,“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堅守“魅力教育”文化基因,秉承著讓孩子們“上好學”的理念,主動擔起示范學校的責任與使命;學校與48所少數民族邊疆地區薄弱學校簽訂合作協議,建立教科研聯合體,將幫扶理念、機制、責任、主體、內容等歸于“共同一制”,探索“助教、助學、助管、助評”模式,實行全域幫扶,實實在在地輻射帶動鄉村薄弱學校校本研修發展;從“校園文化建設幫扶、教育管理幫扶、教育教學幫扶、教師發展幫扶、教育科研幫扶”五個“共同維度”幫扶著手,針對幫扶工作做好頂層設計,把集中作戰轉為常態推進,把線上教研與線下研討結合起來;在黨建引領下,做好邊境地區教育結對幫扶工作,秉持和邊疆學校共同尋找、共同研究、共同突破的“共同賦能”理念,針對各學校特征,構建了“一校一案”的校本研修課程,確保各項研修工作的剛性執行與教師專業素養的柔性提升、發展,全力構建一體化、多元化幫扶模式,真正落實“擴優提質”基礎教育目標。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每一位有擔當的教師都應當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學校黨建工作將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高質量推進黨建工作,深度推動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不斷強化學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育人方向。
(作者:徐華,系南寧市第二中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