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之際,與天氣一同熱起來的還有鮮花經濟。5月13日,走進晉源花卉專業鎮,現代農業科技園里爭奇斗艷,花卉產業園里玫瑰飄香,花卉交易中心里品類繁多……
步入晉源區振華園藝花卉產業園的玫瑰盆栽大棚內,花床上一盆盆色彩艷麗的玫瑰花爭奇斗艷,工人們穿梭在花叢中,上盆噴藥,將花枝剪裁分支,扦插補苗,忙個不停。“我們溫室是做周年生產的,今年的情人節和婦女節時候,鮮切花市場銷量不錯,母親節剛過,馬上又到5月20日這個特殊節點了,正抓緊時間準備出貨。”振華園藝花卉產業園總經理劉源說。
不遠處的鮮切花大棚內,技術員王琴正操作著手機上“智能管家”軟件觀察調整每個溫室內的溫度濕度,怕曬了,溫室智能管家自動為大棚拉上窗簾,空氣流動速度慢了,智能管家主動打開風扇給花卉吹吹風。得益于園區內的肥水一體精準灌溉系統、溫室環境控制系統、雨水收集系統等先進技術設備,大棚實現了花卉栽培的精準化、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減輕了人工壓力,花卉的品質更佳,銷量也上漲。
據了解,振華園藝盆栽玫瑰溫室總面積1.2萬平方米,是山西最大的盆栽玫瑰基地,盆栽玫瑰主要銷往北京、石家莊、鄭州、西安等20多個城市,年產值達到1200萬元。后來產業園又引入鮮切花玫瑰種植項目,發展至今,主要種植高原紅、粉紅雪山、洛神、蜜桃雪山、卡布奇諾等10余個品種,銷售輻射半個山西,鮮切花“切”出了美麗經濟。
不僅如此,振華園藝還引入了魚花綜合種養模式,并成為山西省魚花綜合種養示范基地。5個直徑7米的水池排成一列,一把魚食拋下去,魚兒爭相浮出水面翻滾游曳,場面甚是壯觀。通過循環水養殖系統,水體經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和紫外線殺菌等工藝,完成營養鹽的轉化,實現循環式養殖。系統提取的魚類糞便等有機物經發酵后對種植區域進行灌溉,實現了一水兩用、一棚雙收。目前,平均每個魚池1年養5000余斤魚,銷售收入在15萬元左右。
為了進一步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振華園藝還與鄰近村村民進行鮮切花種植合作,由產業園提供種植技術支持、幫忙選種以及收購銷售,帶動更多的農戶加入到“美麗事業”當中。古城營村的張福生原來種植園林綠化用花,現在跟著劉源改種了玫瑰鮮切花,今年是他種植鮮切玫瑰的第二年,種植面積從頭年的2畝擴大到了現在的5畝。“我們老兩口已經六十了,有了振華園藝的支持,體力勞作減輕了不少,鮮花銷路也不用愁,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看著棚內生機勃勃的鮮花,張福生開心不已。從只會種菜、種地的農民,到發展美麗經濟的護花使者,現在晉源區像張福生這樣的花卉種植者已經超過千人。
康培現代農業科技園擁有5萬余平方米的現代化聯動溫室、4萬余平方米的春秋大棚和占地400余畝的控根容器苗生產基地,引進國外優質花卉品種及花產栽培技術,年出圃各類花卉2000萬余株。現代化的生產不僅吸引了經銷商,還吸引了不少研學團隊。山西大康園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曹文元介紹,從園區開始承接研學團隊以來,研學隊伍絡繹不絕,小朋友不僅可以在這兒參與體驗播種、補苗、栽花等花卉生產各環節,臨走時還可以每人帶走一盆。老師家長也紛紛反饋說讓孩子們來這里親眼看親手摸印象更深刻、教學效果更好。
隨著以花為媒、農旅融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思路不斷獲得實踐,晉源花卉專業鎮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鮮花經濟也持續為全省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及創業創新提供新動力。(晉源區融媒體中心 楊潤德 王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