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鮮明提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甘肅作為后發趕超省份,對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對新一年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以爭先志氣、趕超意識積蓄高質量發展勢能,以福祉增進、品質提升夯實高質量發展底色,以實干擔當、敢作善為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奮力譜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我們‘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殷切囑托,為全省發展提供了方向坐標、行動指南和強大動力。”任振鶴代表介紹,我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撕下“苦甲天下”歷史標簽的基礎上,把一切精力都聚焦到加快發展上,“跳起摘桃”、爭先進位,2023年經濟增長6.4%,增速居全國第6位,保持了“十四五”以來向上向好的積極態勢。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我們要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走好新時代趕超跨越的奮進之路。要心懷“國之大者”,保持信心定力,立足國家所需,發揮甘肅所能,加快破解城鄉、區域、產業“三個不平衡”,著力跨過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升級轉換、從傳統產業主導向新興產業引領邁進、從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融合加速演進、從“四強”行動形成千帆競發態勢向輻射帶動全省整體躍升“四個關口”,更大力度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努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任振鶴代表說,我們要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2024年甘肅將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發展,聚焦聚力打好“六大戰役”:
一是穩增長的陣地戰。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落實好國家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擴投資、促消費,持續拓展經濟向好空間。
二是調結構的突圍戰。統籌產業、產品、所有制結構,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積蓄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三是促改革的攻堅戰。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鞏固深化農業農村、國資國企等改革成效,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活力。
四是擴開放的主動戰。用好“一帶一路”最大機遇,走出去、請進來,主動打好外貿、外資、外經、外運“四外聯動”組合拳,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質效。
五是惠民生的持久戰。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加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積石山縣地震災區災后重建,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是防風險的保衛戰。主動創安、主動創穩,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穩妥有序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錨定新型工業化方向,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催化老工業基地開新枝、發新芽,讓產業動能引擎更加強勁。對此,任振鶴代表有系統深入的思考:一是以改造傳統產業筑新質生產力之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1+N+X”攻堅戰,聚焦優勢產業、集中優勢資源,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老字號”改造升級,促進支柱產業向高端跨越、智能升級、綠色轉型。二是以培育新興產業提新質生產力之效。充分發揮能源礦產、特色農產品、中醫藥等資源優勢,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產業為重點,完善梯度培育體系,持續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量,全力鍛造產業競爭新優勢。三是以布局未來產業謀新質生產力之勢。聚焦數據信息、氫能利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謀劃布局,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努力在新領域新賽道上搶占先機,爭得一席之地,贏得一域精彩。
“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統籌意識、系統觀念,既‘五指并攏’,也‘十指彈琴’,做到促發展與守底線、惠民生、保安全良性互動、共促共進。”任振鶴代表說。一是筑牢生態之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落實黃河國家戰略、“雙碳”戰略,全面推進“三北”工程,以敬畏之心、硬核之舉保護生態環境,讓隴原大地更具綠色魅力。二是筑牢“三農”之基。聚焦“兩確保、三提升、兩強化”,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做好“土特產”文章,致力構建農業現代化大產業。深化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更多形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和美鄉村。三是筑牢安全之基。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深化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藍圖已經繪就,使命催人奮進。我們將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最鮮明底色,堅定當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任振鶴代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