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加快構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能夠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條件。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效,“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北京市交通委堅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加快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著眼于京津冀“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總體空間布局,適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空間布局調整的需要,持續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京津冀網絡化綜合運輸體系,當好首都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助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區、示范區。
牢記囑托,擔當起開路先鋒的時代重任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戰略,交通是率先突破的三個重點領域之一。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強調,要把交通一體化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通盤考慮,統籌規劃,共同推進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格局優化,科學規劃并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的交通網絡體系,加快構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條件。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立足于推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場一體化,推動交通一體化。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再次強調,要繼續加快推進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區域內部協同,交通是現代城市的血脈。血脈暢通,城市才能健康發展。這些重要論述,全面深刻闡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以區域交通一體化為先行領域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殷切期望,是推動首都交通高質量發展和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十年來,京津冀三地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上來,落實京津冀三省市主要領導座談會精神,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動交通一體化不斷向縱深發展,當好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開路先鋒。
主動作為,加速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軌道上的京津冀”持續構建。國家干線鐵路和區域城際鐵路建設持續完善,京張高鐵、京哈高鐵、京雄城際鐵路、京唐(京濱)城際鐵路等相繼建成通車,雄安新區至大興機場快線(R1)加快建設,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市郊鐵路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已開通運營4條市域(郊)鐵路,市域內運營總里程約365公里;地鐵建設力度繼續加大,京津冀區域首條跨市域軌道交通線路平谷線建設加速推進,地鐵6號線西延、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等開通運營,與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共同形成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網絡。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836公里,躍居全國第一。交通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將于2024年底基本完工,北京將迎來“八站兩場”交通樞紐新時代。
便捷通暢的公路網進一步完善。在津冀交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區域公路網不斷織補加密,京臺、京雄、京禮、大興國際機場等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清零,京津冀形成“三橫兩縱七放射”的國家高速公路主干網;徐尹路、良常路南延(G230),西太路、通清路等普通公路建成通車,71條公路與津冀實現連接,形成了直連直通、高效便捷的區域公路網絡。東六環入地,G109新線高速、承平高速、京平高速改擴建工程和廠通路、石小路、長雙路等加快建設,進一步優化了“單中心、放射狀”的路網結構,區域路網輻射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0990公里,較2014年底增長37.7%。
交通運輸服務不斷提質增效。2019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運營,北京航空運輸雙樞紐格局形成,“雙核兩翼多節點”的京津冀機場群布局完成,京津冀機場群年客運總量達到1.5億人次,首都機場旅客量連續十年居全球第二。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豐臺站、清河站實現一次安檢直接換乘城市軌道,有力推動了鐵路與城市軌道網的融合發展。38條跨省公交線路常態化運營,日均客運量約19萬人次,服務河北廊坊、保定、張家口、承德等17個縣市及地區,極大滿足了環京地區居民日常和通勤出行需求。為進一步提升環京跨區域通勤服務水平,2022年試點開行北京國貿地區至廊坊北三縣的首批通勤定制快巴,兩地平均通勤時間縮短30分鐘,燕郊地區通勤人員進出京通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2023年持續推動通勤定制快巴向其他環京地區覆蓋,新開通北京至河北廊坊主城區、固安、天津武清等新線路,目前共有6條主線36條支線,日發154班次,日客運量約5800人次。開通北京至莫斯科中歐班列和天津港至北京平谷海鐵聯運班列,實現了多式聯運的無縫銜接。做好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實現大運河京冀段62公里全線游船通航,助力建設生態優先、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城市副中心。三省市出行信息納入“出行云”平臺并向社會開放,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不斷推廣應用,與津冀全部地級市實現互聯互通,一卡走遍京津冀的出行模式已經形成,交通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踔厲奮發,譜寫現代化交通運輸發展新篇章
交通協同工作機制不斷創新。三地交通部門聯合成立京津冀三省市區域交通一體化統籌協調小組。北京作為小組辦公室加強統籌協調,積極推進跨區域交通一體化工作。十年來,充分發揮交通一體化統籌協調小組聯席會議機制作用,三地交通部門簽訂34個合作協議,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走深走實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不斷完善創新工作機制,實現航空、鐵路、道路、港口統籌協調聯動,形成了綜合立體交通協同體系。
交通協同治理能力持續深化。深化政務服務協同,簽訂《泛京津冀交通運輸政務服務協同發展區域合作協定》,政務服務協同延伸到遼寧、山西等省,實現高頻辦理事項“同事同標”、電子證照互認、數據共享。強化區域法治協作,試點開展區域執法協作示范工作,與津冀交叉備案132部規范性文件。構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聯防聯控機制,出臺外埠過境危險貨物運輸車管理措施,推進危貨運行數據環京8省市共享,提升危貨運輸安全的協同共治水平。深入推進京津冀交通運輸標準制(修)訂工作,三地聯合發布《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規范》等7部區域交通標準。持續推進三地聯合執法、治超和應急聯動等區域協作取得新成效。發布《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白皮書(2014年—2020年)》,增進社會各界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先行的認識。自2017年起,連續7年編制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藍皮書,及時分析交通一體化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新規律,為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簡介:徐會杰,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京津冀交通協同專題工作組2023年輪值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