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黨政干部談治理> 正文

全力以赴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

——商務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談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  徐興鋒: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了2024年經濟工作,為做好2024年乃至更長時期經濟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抓好各項政策落地開花,激發有潛能的消費,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支撐。”徐興鋒說。

2023年“消費提振年”期間,商務部多措并舉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8萬億元,同比增長7.2%,為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徐興鋒表示,2023年,商務部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辦活動,營造濃厚消費氛圍。組織開展全國消費促進月、綠色消費季、國際消費季等六大主題活動,舉辦“百城聯動”汽車節、“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家居煥新消費季、中華美食薈、老字號嘉年華等專題活動,舉辦進博會、消博會等重點展會,全年推出52個消費場景,營造良好消費氛圍,有效提振消費信心。

二是出政策,著力穩定重點消費。推動出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促進汽車、家居、綠色智能家電、紡織服裝消費及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等若干措施,印發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等政策舉措。持續開展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綠色建材下鄉。

三是拓新型,持續激發消費活力。提升網絡消費,舉辦全國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深化“數商興農”。促進綠色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完善報廢機動車、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擴大品牌品質消費,加強商務領域品牌建設,推進老字號創新發展,完成已有中華老字號復核,開展新一批中華老字號認定工作。

四是優載體,不斷改善消費條件。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城市國際影響力、消費帶動力、中心輻射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已認定19條全國示范步行街、12個全國示范智慧商圈、16個智慧商店,建設2973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涉及商業網點60多萬個,服務社區居民約6000萬人。實施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著力補齊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和服務短板,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和物流快遞配送體系。

徐興鋒表示,通過舉辦“2023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提振了消費信心,恢復了市場活力,取得了積極成效。

2024年商務部將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突出重點品類、節慶時令等,繼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打造更多商旅文體融合消費新場景,營造良好消費氛圍。

在科技賦能驅動下,新型消費日益成為消費增長的新空間和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徐興鋒表示,下一步,要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加強部門協作,支持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推動傳統商業數字化改造,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結合節慶開展網絡主題促銷,打造數實融合消費新場景,激發數字消費活力。擴大綠色消費,總結推廣國內外知名企業推動可持續消費的經驗做法,持續推進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健全報廢機動車、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不斷提升消費的“含綠量”,降低“含碳量”。促進健康消費,積極會同有關部門,聚焦健康運動、健康飲食、康養托育等領域,優化健康商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健康消費需求。推動國貨“潮品”消費,促進老字號守正創新發展,支持新消費品牌發展壯大,促進絲綢等行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商務部將落實好已出臺政策,謀劃更多增量政策,形成促消費“組合拳”。全鏈條促進汽車消費,鼓勵汽車更新消費,著力穩住新車消費;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完善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擴大二手車流通;促進汽車賽事、房車露營等汽車后市場發展,推動汽車由交通工具向消費文化轉變。擴大家居消費,聚焦綠色、智能、適老3個重點方向,抓住樣板間、周轉房、儲藏室、回收站這4個關鍵,深入推進家居消費政策落實落地,持續開展“家居煥新消費季”活動,著力疏堵點、破卡點、解難點,加快釋放家居消費潛力。促進家電消費,組織舉辦“2024全國家電消費季”,指導各地廣泛開展促消費活動,打造多元消費場景。扎實推進家電售后服務提升行動,指導各地培育家電售后服務領跑企業,加快提升售后服務水平。

“服務消費與民生福祉緊密相關,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也是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方向。”徐興鋒表示,商務部將完善支持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政策文件,激發服務消費潛能,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量。搭建服務消費平臺,會同相關部門舉辦“服務消費季”活動,圍繞重點領域創新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潛力。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落實剛剛印發的《關于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的指導意見》,會同相關部門提升商貿等領域數字化水平。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制定相關政策措施,舉辦2024年中華美食薈系列活動,打造餐飲消費熱點。積極擴大家政服務消費,開展“生活服務招聘季”活動,彌補家政等生活服務業人員供給缺口;實施家政服務員技能升級行動,著力提升家政服務質量。

此外,消費環境是推動消費優化升級的基礎條件。徐興鋒表示,在城市,商務部將持續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支持相關城市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強化交流互鑒、宣傳推廣,打造消費領域開放高地、創新高地。逐步完善以步行街為引領、智慧商圈為支撐、便民生活圈為基礎的城市商業體系,便利居民消費。在農村,商務部將加快補齊鄉村商業短板,高質量發展農村電商,構建設施完善、雙向順暢的農村流通網絡,深入實施“數商興農”,便利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釋放鄉村消費潛力。同時,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20周年系列活動,營造良好營商和消費環境。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  李興乾:

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2024年,我國將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推動外貿回穩向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據世貿組織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總出口額同比下降5.6%。不少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陷入負增長困境。李興乾分析,在這樣的大環境、大背景下,中國仍保持了國際市場份額基本穩定,特別是貿易活躍度保持較高水平,進口、出口貿易量實現“雙增長”,充分體現了中國外貿的韌性,也展現出中國發展的底氣。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外部環境有著明確的判斷,那就是“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李興乾表示,有關特征在外貿領域主要體現在3方面:一是外需走勢尚不明朗。多邊機構普遍預測,世界經濟將處于低位運行狀態,而且各地區分化嚴重,需求增長動力不足。二是非經濟因素變量增多。很多地緣政治因素很有可能外溢至經濟貿易領域,不同程度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行。三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范圍內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明顯增多,一些國家和地區針對中國優勢出口產品出臺限制措施,損害了中國外貿企業的利益。

“我們要充分正視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但同時也要看到,一些回穩向好的積極因素仍在不斷集聚。”李興乾表示,一方面,消費電子行業正在觸底反彈,復蘇前景看好。行業預計消費電子及半導體產業正在走出下行周期,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增長13.1%。近幾個月,中國手機、家電等消費電子產品出口回升勢頭明顯,在終端產品帶動下,集成電路進口量連續3個月正增長。另一方面,新產品和新業態活力充沛。“新三樣”、儲能產品等引領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產品契合全球能源發展需要,機器人、掃地機等數字賦能智慧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空間仍然很大。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也將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貿易機會。同時,中國堅定對外開放、優化貿易環境,給各類主體提供信心和預期。隨著一系列自貿協定升級、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成果落地顯效,多雙邊經貿合作將迎來更加便利的發展條件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中央著眼于貿易高質量發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部署拓展“中間品貿易”和“跨境電商出口”,為2024年外貿發展提出了更加明確、更為具體的要求。

中間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李興乾認為,拓展中間品貿易的重要性可以從3方面來理解和把握:一是順應世界貿易發展潮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中間品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持續上升,2022年中間品占全球總出口的56%左右,已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我國中間品出口占比約47%,有進一步增長空間。二是促進供應鏈國際合作。各國重視引進中間品,增加本土制造能力。中國產業體系配套完整,有能力向世界各國提供優質的中間品,幫助貿易伙伴國提升制造業水平,增加出口創匯能力,有利于各國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建立有韌性有活力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三是為世界經濟復蘇增添動力。當今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國際貿易增速放緩。中國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也是中間品進口第一大國,2022年進口中間品2.2萬億美元。中國積極主動擴大中間品進口,將為世界各國中間品進入中國市場創造機遇,增強各國發展動能。

李興乾表示,接下來商務部將重點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開展供采對接、舉辦專業展會,全面深化貿易投資合作。二是深化規則標準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三是搭建平臺、舉辦培訓,著力提升國內中間品企業供給能力。“我們愿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努力,構筑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李興乾說。

作為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正在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發展趨勢。李興乾認為,現階段跨境電商發展有3方面主要特征:一是規模處于快速增長期。跨境電商出口規模占整體出口的比重已超過7%,主體超10萬家,獨立站超20萬個,跨境電商海外倉超1500個,面積近1900萬平方米。二是開辟了高效的貿易渠道。跨境電商突破時空限制,減少中間環節,可以幫助眾多中小微企業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參與國際貿易。三是市場需求正在快速拓展。疫情之后,各國居民消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網購成為新時尚。世貿組織預測,到2030年數字技術將促進全球貿易量每年增長1.8個至2個百分點。

圍繞擴大跨境電商出口,下一步商務部將重點抓好4項工作:一是加強政策賦能。持續完善通關、稅收、外匯等方面政策,提升監管便利化水平,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二是優化貿易環境。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培育配套服務企業,加強人才培養,加快構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產業鏈和生態圈。三是強化主體培育。聚焦平臺合規、知識產權保護等企業關注問題舉辦培訓,加強企業能力建設。四是深化國際合作。支持綜試區、行業組織和企業等積極參與“絲路電商”“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

2024年商務部在穩外貿、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工作考慮?李興乾表示,將主要從4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出臺新政策。商務部正在研究儲備新一輪貿易政策措施,將適時推動出臺,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二是開拓新市場。繼續辦好進博會、廣交會等重要展會,支持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既要開拓新興市場,又要拓展傳統市場細分領域。三是培育新動能。要以數字化、綠色化賦能中國外貿,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支持“新三樣”等綠色產品擴大出口,支持有競爭力的智慧產品擴大出口。四是積極擴大進口。促進進口與產業深度融合、高效聯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司長  余本林:

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司長余本林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截至目前,中國已與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2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覆蓋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和歐洲,我國與自貿伙伴貿易額占外貿總額的三分之一,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初見成效。

2023年,商務部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持續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取得新進展。我國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規則,積極推動加入兩個協定進程。加入DEPA工作組成立后,舉行各層級磋商10余輪,完成所有條款的初步討論。同時,商務部協同相關部門,主動對照CPTPP和DEPA有關規則,推進知識產權、數據流動、商用密碼等相關領域改革,積極開展先行先試。2023年,商務部推動出臺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若干措施、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全面對接總體方案,為進一步深化國內改革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對外簽署自貿協定量質同步提升。2023年我國在商簽新協定上取得“3+1”豐碩成果,簽署與厄瓜多爾、尼加拉瓜、塞爾維亞等3個自貿協定和與新加坡自貿協定進一步升級議定書。與洪都拉斯啟動自貿協定談判并實質性完成早期收獲談判,正積極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以及與海合會、秘魯、新西蘭、韓國等的自貿協定談判或升級談判。同時,協定開放水平較過去也有新的提升。中尼、中新自貿協定中均以負面清單模式作出服務貿易和投資開放承諾,標志著我國自貿談判進入高標準負面清單時代,有利于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擴大服務投資開放水平。

自貿協定實施和宣介成效顯著。我國會同自貿伙伴審議各協定實施情況,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共同高質量實施,并支持地方結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貿協定,因地制宜出臺針對性的對接落實舉措。同時,舉辦系列專題培訓,幫助企業更好利用優惠政策。以RCEP為例,2023年聚焦石化、汽車、紡織、機電等行業以及針對中小企業共舉辦5場穩鏈固鏈系列專題培訓,協定2022年生效以來參訓人次達130萬,推動地方、行業和企業從協定實施中獲得實惠。

余本林表示,2024年,商務部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三個“進一步”著手,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通過自貿協定談判助力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加大自貿協定談判力度。將繼續推動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自貿合作進程,力爭進一步擴大我國自貿伙伴“朋友圈”。力爭結束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以及與洪都拉斯、秘魯的自貿協定談判或升級談判。啟動一批與相關國家的新自貿協定談判。繼續推動與海合會、挪威、新西蘭、韓國、瑞士、孟加拉國等自貿合作。我們將以此為目標,不斷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添磚加瓦。

進一步提升自貿協定開放水平。將以自貿協定談判為抓手,提升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比例,并著力以負面清單方式全面推動服務貿易和投資擴大開放,積極納入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標準認證、政府采購等高水平經貿規則。比如,擴大數字產品市場準入,提升電信、醫療、旅游、法律等服務貿易開放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光伏、建筑工程等領域標準“走出去”,與自貿伙伴積極拓展在電子單證、跨境電商、數據治理領域的合作等。同時,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主動對照相關規則,繼續做好自主開放,協同開展先行先試,為進一步提升自貿協定開放水平提供支撐。

進一步提高自貿協定的利用率。將繼續高質量實施現有自貿協定,解決企業面臨困難,通過宣介培訓幫助企業更好享惠,進一步促進商品、服務、投資在自貿區內自由便利流動,推動我國與自貿伙伴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據統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實施,推動2022年中國對該協定成員國的中間品出口同比增長11.5%,中國成為區域內最大的中間品貿易國。汽車、石化、紡織、電子等行業的原材料貿易更多在區域內聚集,我國與RCEP成員國的產供鏈相互依存、日益緊密。同時,自貿協定實施降低了關稅,便利了貿易。東盟國家的榴蓮、山竹等熱帶水果,智利、秘魯的車厘子、藍莓、葡萄酒,新西蘭的乳制品、牛羊肉等優質產品,以更加低廉的價格走進千家萬戶,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實惠。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穩外貿穩外資   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