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墻黛瓦、高聳的馬頭墻、微微向上反曲的屋檐、鑲砌古代《二十四孝》人物故事的磚雕墻壁……走進位于大冶市茗山鄉余祠村境內的景鼎莊園,一排排古色古香、氣勢恢宏的徽派建筑群映入眼簾。
據莊園主人湖北景鼎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柯華鋒介紹,整個莊園規劃面積6800畝,分為現代生態農業區、農耕文化體驗區、研學實踐教育區、奇石園林觀光區4大版塊,建設生態農業觀光園、奇石文化園、民俗文化園、兒童水上樂園、大冶名人館等6個主題園區,涵蓋文化教育、沉浸式體驗、文藝展示、水上運動、旅游綜合服務等業態,一個集旅游休閑、生態種植、農業體驗、青少年研學、國防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園區經過三年的建設已拔地而起。自前年開園以來,已接待游客2萬余人。
景鼎莊園內處處散發著古樸而又厚重的歷史氣息,隨處可以看到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大型壁畫和建筑,園內有突出奇石文化特色的奇石博物館、有解讀中國姓氏文化的中華五千年姓族文化簇錦園、有具濃郁地域特色的名人館,還有不少仿古民宿,民宿里面配有廚房、餐廳,既讓游客住得舒心放心,又能體驗鄉村生活。在園區的每個展館門頭、長廊內,懸掛著由許多書法名家創作的“茗緣山莊”“文源苑”“止齋書屋”等楹聯、牌匾,書法家們以飽滿的熱情揮毫潑墨,創作出一幅幅崇德向善、溫潤人心的書法、詩詞作品,表達了對企業經營思想、文化內涵的勉勵,也道出了對企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進理念的期許,為豐富景鼎文化內涵、推進景鼎文化建設、提升景鼎文化品位、促進景鼎全面發展送上了一幅幅文化精品。
據悉,景鼎共享農莊已被納入2023年湖北省服務業“五個一百工程”重點項目,湖北景鼎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堅持“文化鑄魂”的戰略布局,堅定文化自信,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賦能品牌發展。擁有豐富傳統文化資源的景鼎莊園,堅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傳承景鼎精神、弘揚景鼎文化結合起來,促進傳統文化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文化賦能、文化育企,讓中華傳統文化助推企業協同發展。
“我們一直講文化自信,我覺得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湖北景鼎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柯華鋒說,傳統文化跟企業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企業發展要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企業發展就更有信心、更有底氣。該公司立足豐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優勢,以傳統文化培育企業文化,增強企業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影響力,為員工創造了凝心聚力、團結奮斗的家文化氛圍,為客戶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消費體驗。園區內種植有各種應季蔬菜水果,可供游客體驗采摘的樂趣。柯華鋒介紹,下一步,還要積極引進名特優新農產品、中藥材、苗木種植等項目,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實現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大美茗山,魅力茗山。大冶市茗山鄉黨委書記朱忠炯介紹,茗山是一方風水寶地,山水特異、風景秀美,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茗山是一個人才寶庫,祖祖輩輩,耕讀為本,世代相傳,自古及今,人才濟濟,賢能輩出。據悉,茗山鄉因地制宜打造景鼎莊園美麗鄉村生態文化旅游項目,立足村情實際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精心設計具有茗山特色的微景觀,保存歷史根脈,留住鄉愁記憶,走出了一條美麗鄉村與文化旅游結合的新路子。目前,已建成茗山文化名人館、茗山書香文化廣場、彭晚村史館、黃京南紅色美麗村莊、吳少山幸福家園等景點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來。
朱忠炯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凝聚企業的根基和底蘊。把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發展,既能提升旅游的內涵,促進旅游新業態發展,實現文旅融合;又能在旅游開發中保護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大冶市茗山鄉人民政府 柯銘錕)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