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先后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廓清了迷霧、消除了雜音、傳遞了信心,極大鼓舞了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熱情。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7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令廣大民營經濟主體備受鼓舞、干勁倍增。今年以來,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大力實施“紅色領航·助企遠揚”逐夢鑄夢圓夢十項行動,為企業和企業家提供貼心服務,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用高質量黨建服務企業家夢想起航,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不斷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更好實現企業家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所急所愿。
搭建助力平臺,讓企業家“逐夢”。樹牢“企業家所想的就是黨委政府要干的”理念,當好最強后盾、最佳拍檔,讓企業家心中有夢,闖大市場、干大事業、求大發展,爭當單項冠軍、隱形冠軍、行業冠軍。對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優良的營商環境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工作中,陽信縣開展了黨員干部聯系企業活動,把成就企業家夢想作為企業服務的重中之重,縣級干部每年定期2次調研走訪規上工業企業,廣泛征集企業家夢想,認真聽取企業黨建、人才發展等訴求,建立夢想清單和問題清單,幫助解決要素保障和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強化聯系交流,助力企業家在尋夢、逐夢、圓夢中,把企業做大、做強、做久。此外,山東陽信還將“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納入對鄉鎮(街道)、縣直責任部門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體系;將縣域規上工業企業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對象,通過比稅收、比貢獻、比項目,引導企業增產能、促就業、延鏈條。同時,山東陽信還注重企業家隊伍建設,把企業家納入經營管理人才培訓中長期規劃,舉辦“紅色領航·助企遠揚”專題講座,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圍繞“企業上市”和“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與對策”作專題輔導,培養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增強企業家的系統觀念,跳出地區看地區、跳出中國看中國、站在未來看現在,科學謀劃發展藍圖;走出去開闊眼界,開展“紅色領航·助企遠揚”企業家思維訓練現場教學,組織31名重點化工行業、鋁行業企業家赴周邊先進企業對標對表,通過現場觀摩與實地參訪找差距、找標桿、找路徑、找答案。
搭建成長舞臺,讓企業家“鑄夢”。樹牢“請讓我來服務你,就像服務我自己”理念,讓企業家精心鑄夢、大膽追夢。堅持黨建引領,組織8條產業鏈黨建聯盟黨委深化“一鏈條一特色、一聯盟一品牌”創建活動,形成民俗文化產業鏈“榫卯紅”、生態肉牛產業鏈“牛真牛”、家紡地毯產業鏈“提花結”、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逐綠而行,碳路先鋒”、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新芯向榮”等黨建品牌,建設魯北民俗文化產業園黨群服務中心、牛智谷產業園等黨建示范點,扎實推進黨建融入決策管理、生產經營、文化建設、產業鏈條。開展“亮旗爭先”暨“三崗聯創”行動,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65支,設置黨員“責任崗”“先鋒崗”“示范崗”600余個,推動黨建工作融入發展、融入服務、融入治理、融入民生,真正將組織建在一線、服務沉在企業、資源聚在產業,每條產業鏈都成立黨建聯盟,每家規上企業都有干部聯系,以黨建“組織力”賦能發展“生產力”。聚力人才賦能企業發展,深入159家規上企業走訪摸底技能人才、青年人才、高層次人才需求,建立人才需求清單,暢通人才向民營企業流動渠道,做實企業發展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強化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引育,利用全縣高層次人才專戶編制,探索開展人才“縣招企用”“雙落戶”計劃,下放編制13名,為京陽科技等產業鏈“鏈主”企業引進專業人才,解除企業后顧之憂。優化升級人才生態,更新人才政策,“人才之家”揭牌啟用,“梧桐居人才公寓”完成交房。高質量舉辦“濱州人才節——陽信專場”系列活動,禮敬人才,營造重才愛才濃厚氛圍,暢通優秀企業家、高層次人才適齡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渠道,為企業人才提供便捷、優質、高效服務,讓每家企業都能享受人才政策的“陽光雨露”。選派7名優秀年輕干部到萬華集團、京陽科技、科宇能源、光大能源等重點企業掛職鍛煉,當好“勤務員”,主動服務企業發展;當好“宣傳員”,大力宣傳涉企政策;爭當“排頭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切實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樹立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服務理念,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做到既“清”又“親”,建立10個鄉鎮(街道)涉組涉干風險預警預防監測員隊伍,系統排查損害企業家合法權益問題的線索,及時跟進化解糾紛,助力企業紓困解難。建立干部監督信息互聯互通機制,15個成員單位常態化移交破壞營商環境等方面問題的線索,對存在的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實現動態監管。對涉及企業家的信訪舉報實行“一案雙查”,對誣告陷害行為堅決打擊,對典型案例及時通報警示,旗幟鮮明地維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真正解除后顧之憂,讓企業家有全身謀事之心而無側身謀人之虞。
搭建激勵展臺,讓企業家“圓夢”。樹立“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創優營商環境,讓企業家事業有成。提升企業家知名度,挖掘企業家創新創業案例,匯總企業家貢獻成果,縣級媒體開設“成就企業家夢想”宣傳專欄,講好企業家勇于創新、實業報國的故事,引領全社會形成“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的濃厚氛圍。堅持“問需式”服務,組建“金融顧問”團隊,選派20名助企“金融專員”,通過組織召開肉牛產業企業“政銀企對接會議”、“政銀企面對面”,開展銀行信貸政策宣講、金融信貸政策現場推介等活動11場次,發放“惠企政策大禮包”、宣傳單頁等500余份,從政策和技術層面把脈問診、答疑解惑、出謀劃策,及時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惠及企業110余家,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知曉率、通達率和落地率,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給予民營企業家更多關心厚愛,注重推薦政治素質好、做出突出貢獻、社會責任感強的優秀企業家為“兩代表一委員”候選人,讓他們在經濟上有效益、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在創造社會價值中實現自我價值,提升企業家美譽度。將優秀企業家納入“向陽·暖信”關愛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開展關愛心理健康進企業系列活動,舉辦專題講座、團體輔導7期,發放宣傳手冊500余份。組織10余名優秀民營企業家赴青州九龍峪療休養基地參加療休養活動,舒緩身心壓力、調節精神狀態,為更好地投入工作減壓賦能。
【本文作者為中共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委書記】
責編:王 克/美編:石 玉